營養飲食

雞身上病菌最集中的部位你正在吃

雞的“世界”, 貌似永遠都不得安寧。 當食品安全問題一出現, 很多朋友都對雞肉食品不知所措。 雖然如此, 作為營養師, 我覺得還是有必要澄清一些事情。

就拿雞來說吧, 如果完全按照傳統飼養方法, 在供求關係的作用下, 我們今天有多少人能吃到如此廉價的雞肉呢?當食物供應不足的時候, 社會考慮的不是食品安全問題, 而是全民溫飽及營養狀況問題。 如果想解決這個問題, 就一定要進行技術改進, 於是就出現了“速生雞”。 再換個角度說, 雖然“速生雞”的口感吃起來不如散養雞那樣味美, 但只要是正規培育的品種和遵循飼養要求, 其實是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

其實, 不論是散養還是速生, 雞都有適合人吃的部位和不適合吃的部位, 只要你吃對位置, 對身體還是益處多多的。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雞身上那些不適合吃(並非絕對)的部位:

一、不能吃雞皮

雞肉富含優質蛋白, 同時單位脂肪含量極低, 但是雞身上並非沒有脂肪。 雞身上絕大多數的脂肪都貯存在雞皮裡。 脂肪的高熱量會影響人體健康, 另外其脂肪酸構成對人體來說也不合宜。 另外, 雞皮中還有一些淋巴組織, 這些淋巴組織也是不適合食用的。

還有, 雞皮中還容易蓄積大量的寄生蟲, 如果處理不乾淨, 很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

二、不能吃腔上囊

腔上囊俗稱“雞屁股”。 雞屁股除了含有大量脂肪外, 還聚集著無數個淋巴小結。 這些淋巴中含有大量吞噬病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質, 但無法被分解。

長時間飼養之後, 雞屁股就成了貯存病毒、病菌的“大倉庫”。 所以, 雞屁股不能食用。

三、不能多吃雞雜

一般的雞雜包括雞心、雞肝、雞腸和雞胗等。 我們知道, 肝臟是代謝、解毒的器官, 腎臟是排泄有害物質的器官, 雞胗則是磨碎食物的場所。 這三種內臟與一些有害物的代謝直接相關, 有害物質可能會在此殘留, 而心臟則沒有此類問題。 因此, 雞肝、雞腎、雞胗、雞腸不要頻繁大量地食用, 當然, 偶爾食用無妨。

說了這麼多, 那麼雞身上到底哪個部位能吃呢?小於老師建議大家只吃雞肉。 雞肉的營養構成非常健康, 擁有充足的蛋白質, 沒有大量的脂肪和有毒害物質, 這也是我推薦大家吃雞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