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節後上火吃什麼降火

春節過後很多人都出現了上火的症狀, 這與春節期間不良飲食、不規律的生活有很大關係, 春節暴飲暴食、對任何事物都不忌口,

很容易導致上火, 而缺少睡眠, 導致身體陽氣亢奮, 也會引起上火, 那麼, 面對上火節後吃什麼好呢?

有實火:喝涼茶

對有實火症狀, 比如出現口渴、口臭、便秘、眼睛紅腫、牙齦腫痛、脾氣大、愛發火等, 降火不妨喝點涼茶, 比如金銀花+野菊花泡水喝, 女生再加兩粒枸杞。 涼茶的本質是藥茶, 而且藥性偏涼。

有虛火:喝鴨肉粥

出現虛火的人, 比如出現長痘、喉嚨痛、口腔潰瘍、失眠、多夢。 這類人喝涼茶會涼上加涼, 導致身體更虛。

那麼虛火的人怎麼食療呢?很簡單, 喝鴨粥!鴨肉粥就是我國古代醫書《肘後備急方》中的一道古方, 鴨肉能補陰益血, 清虛熱。

喝綠豆粥去胃火

表現症狀:分虛實兩種, 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幹口苦、大便幹硬。

食療法:石膏粉30克, 粳米、綠豆各適量, 先用水煎煮石膏, 然後過濾去渣, 取其清液, 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

喝梨水去肝火

表現症狀:頭痛、頭暈、耳鳴、眼幹、口苦口臭、兩肋脹痛。

食療法: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 梨2個,

削皮切塊, 加冰糖適量, 清水適量燉服。

沒胃口:陳皮生薑消食飲

此外, 很多人感覺吃什麼都沒胃口, 醫師指出, 這是飲食不節制惹的禍, 中醫稱為“傷食”, 推薦消食健胃的食療方———陳皮生薑消食飲。

將陳皮、生薑加水, 文火煮二十分鐘後加入紅糖, 趁熱飲用。

陳皮所含揮發油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 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 排除腸內積氣, 而生薑能開胃驅寒, 對於很多不思飲食還感覺腹部寒涼的患者而言比較有益。 紅糖中含有部分維他命和電解質成分, 可調節組織間某些物質濃度的高低, 平衡細胞內環境的水液代謝, 排除細胞代謝產物。

吃這些水果也可以降火

西瓜:味甘性寒, 有清熱解暑, 瀉火除煩, 開胃、助消化、利尿功能,

主要用於暑熱煩渴, 小便不利。 但心力衰竭和水腫病人不能多食。

荸薺:味甘性寒, 具有清肺胃之熱, 化痰消積之功能, 可明目退翳, 治痔瘡, 大便下血。 預防流腦, 高血壓, 可輔助治療慢性咳嗽、吐濃痰。

梨:味甘性涼, 微酸, 具有清熱生津、潤肺化痰功能, 常用於熱病津傷, 煩渴消渴, 熱咳燥咳, 氣喘失音, 便秘等。 但胃寒脾虛瀉泄者忌食。

枇杷:利肺氣, 化痰止咳(熱咳), 和胃降氣, 有清涼生津解渴作用。 便秘、療瘡、支氣管炎者忌食。

柿子:味甘澀性寒, 潤肺止咳, 清熱生津化痰軟堅, 健脾、澀腸、治咳嗽、止血、對高血壓、痔出血有療效。 但多食會產生柿結石, 所以要適量。

火龍果:火龍果具有清熱解毒、退腸火、通便的作用。 吃火龍果還能促進眼睛保健、增加骨質密度、説明細胞膜形成、預防貧血和抗神經炎、口角炎、降低膽固醇、美白皮膚防黑斑。

節後還在上火的朋友們, 可以看看上面介紹的降火方法, 春節過後就不要再頓頓大魚大肉, 不要經常熬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