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這個部位也是很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
最典型的就是下眼瞼突然腫了一個包,
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麥粒腫,
會有紅、腫、熱、痛等特點,
為了確定是否就是麥粒腫,
我們需要對麥粒腫的情況進行全面的瞭解,
比對自己的問題,
這樣才能得出最準確的結論。
麥粒腫又稱針眼、瞼腺炎,
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瞼板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症。
麥粒腫分為內麥粒腫和外麥粒腫兩型:1.外麥粒腫為Zeis腺(蔡氏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症,
初起瞼緣部呈局限性充血腫脹,
2~3日後形成硬結,
脹疼和壓痛明顯,
以後硬結逐漸軟化,
在睫毛根部形成黃色膿皰,
穿破排膿迅速。
重症病例可有畏寒、發燒等全身症狀。
2.內麥粒腫為瞼板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症,
其臨床症狀不如外麥粒腫來得猛烈,
因為處於發炎狀態的瞼板腺被牢固的瞼板組織所包圍,
在充血的瞼結膜表面常隱約露出黃色膿塊,
可能自行穿破排膿於結膜囊內,
瞼板腺開口處可有輕度隆起,
充血,
亦可沿瞼腺管通排出膿液,
少數亦有從皮膚而穿破排膿,
如果瞼板未能穿破,
同時致病的毒性又強烈,
則炎症擴大,
侵犯整個瞼板組織,
形成眼瞼膿腫。
臨床表現1.眼瞼皮膚局限性紅、腫、熱、痛,
鄰近球結膜水腫。
2.當膿液局限積聚時出現黃色膿頭,
外麥粒腫發生在睫毛根部皮脂腺,
表現在皮膚面;內麥粒腫發生在瞼板腺,
表現在結膜面,
破潰排膿後疼痛緩解,
紅腫消退。
3.重者伴有耳前、頜下淋巴結大及壓痛、全身畏寒、發熱等。
治療1.早期濕熱敷或旋磁理療促進浸潤吸收或硬結迅速化膿。
2.手術切開當炎症得到控制,
膿液聚集形成波動感後可切開排膿,
並適當清理壞死或肉芽組織,
可以根據情況適當考慮放置引流條。
在炎症消退後,
如果仍舊留有殘餘的肉芽組織或者硬結,
可以再次手術切除治療。
但要注意外麥粒腫的皮膚面切口應與瞼緣平行,
內麥粒腫的結膜面切口應與瞼緣垂直。
切忌不適當的擠壓,
以防炎症向眶內、顱內擴散,
引起眶蜂窩織炎、海綿竇靜脈炎、腦膜炎及膿腫等而危及生命。
3.對頑固的經常發作的病例可用自體免疫療法。
伴全身發熱,
耳前、頜下淋巴結腫大者可給抗生素類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