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尿頻總是有尿意
有些剛當上寶媽的媽咪們在產後會出現一段時間的尿頻尿急或遺尿, 這種情況往往會在產後三個月至六個月時才會有所改善並全愈。 若持續一年以上都還存在這種症狀, 那很可能是出現了結構性的問題。 由於懷孕和產後骨盆底肌肉受到創傷, 使得膀胱括約肌收緊能力受損, 當膀胱受到壓迫時, 就會出現尿頻尿急或遺尿現象。
一、產後尿頻的原因
1.肌肉、神經線受創
懷孕期間, 子宮會不斷脹大而壓著膀胱和骨盆底肌肉, 令產前出現小便問題。 而懷孕和生產的過程中, 盆腔中的骨盆底肌肉和神經線有機會因過度拉扯而受創, 繼而變得鬆弛, 因而令產後出現尿頻的風險增加。
2.心理壓力影響
產後直至子官回復至懷孕前狀態大慨需要6星期, 不少婦女在產後6星期, 會因為傷口痛楚而影響小便, 如害怕小便刺激傷口, 增加痛楚, 形成心理壓力,
3.飲用大量液體
孕婦產後生活習慣有所不同, 如因喂哺母乳而每天飲用大量湯水, 她們去小便的次數當然會較頻密。
二、如何定斷尿頻
一般情況下, 少於半小時需上廁所一次, 又或經常感到尿急,
三、預防及解決方法
1.避免飲用茶、咖啡、有氣、甜味等飲料, 以免進一步刺激膀胱。
2.尿急時多忍數分鐘, 訓練膀胱肌肉, 改善小便頻密情況。
3.使用護墊減少尷尬情況, 但需頻密更換以保持衛生。
4.定時小便, 避免身體感到尿急而有失禁的危機。
5.養成規律習慣, 於喂哺前去小便, 以免喂哺途中因尿急而造成不便。
6.產前產後進行骨盆底肌肉運動。
7.重複練習“忍小便”的動作。 每次收緊肌肉約10秒, 然後放鬆。 10次為一組, 於早、午、晚各做1組, 適應後可增加訓練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