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剛過酷暑來臨 如何消暑又可養心
大暑剛過, 酷暑來臨, 高溫和濕氣同時來襲, 身體較為虛弱人群身體易出現頭暈腦脹、食欲不振等情況。 我國傳統醫學主張“天人相應”, 即要根據季節的變化而調整飲食, 身體才能健康。 亦提倡“春夏養陽”的原則, 因此, 夏季養生人物還是以養陽為主。

苦瓜清心降火
炎熱的夏天, 人體腸胃功能減弱, 消化液分泌減少, 往往胃口不開, 食欲減退。 “苦”作為“五味”之一, 可以激發人的食欲。 立夏中醫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 養陽重在養心, 順應春夏之交養心的生理特點, 苦瓜就是清心降火的佼佼者。
南瓜補中益氣
具補中益氣、潤腸通便等功效, 含蛋白質、胺基酸等營養素, 也含豐富胡蘿蔔素, 能保健視力、改善血糖強心固腎氣。
黃瓜生津止渴
黃瓜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生津止渴的功效。 可輔助治療身熱煩渴、咽喉腫痛、風熱眼疾、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等病症。

綠豆清熱解毒
綠豆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濕的作用, 非常適用於夏天出現濕熱鬱滯、口幹口渴、小便赤熱、便秘、目赤腫痛等症狀時食用。 但也要提醒的是, 綠豆性寒, 容易損傷胃氣, 慢性胃炎、慢性腸炎及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
西洋參補虛抗乏
性涼而補, 能扶正氣,
金針菜清熱解憂
可補氣養血、清熱去濕、解除憂愁憤怒, 也含蛋白質、胡蘿蔔素、纖維質、鈣、磷、鐵等營養素。

竹笙清爽“刮油”
夏天衣物漸清減, 減肥事宜又被眾姊妹列為頭等大事, 有“刮油”效果的竹笙, 自然成為熱銷的夏日食材。
竹笙又叫竹蓀, 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珍貴菌類, 曾經是“宮廷貢品”, 近代也作為國宴名菜出現。 它的口感脆嫩清爽, 營養價值高, 富含膠質纖維, 解膩助消化, 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 即俗稱“刮油”的作用。 《中國藥典》記載, 竹笙具有益胃清腸、抗老防衰、消炎止痛、減肥等多種功能。
冬瓜消脂減肥
冬瓜所含的B族維生素能加速將糖類、澱粉轉化為熱能, 從而減少體內脂肪, 有利於減肥。 春夏季經常吃冬瓜, 對於人體健康尤其是體型偏胖的人群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