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更得讓骨頭硬起來
骨質疏鬆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 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三大殺手之一。 一旦患病, 並得不到及時治療, 可能會帶來髖骨骨折、脊椎骨折等情況, 不僅會給生活造成極大的負擔, 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 應盡可能保持高度的警惕。 ”
我國骨質疏鬆防治現狀不容樂觀
目前, 全球約有2億女性有骨質疏鬆症, 60—70歲的人1/3有骨質疏鬆症, 80歲以上的人差不多2/3都有。 此外, 由於吸煙酗酒、性腺功能減退、使用皮質激素等原因, 男性骨質疏鬆病人也日漸龐大起來。 因此, 據報告, 2020年我國將有超過2億人受到骨質疏鬆症和骨量減少的影響。
“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骨骼質地脆弱, 有時即使受到輕微外力也會發生骨折。 ”吳文說, 髖部骨折是骨質疏鬆的最嚴重後果, 患者20%會在1年內因各種併發症死亡, 死亡率甚至高於乳腺癌, 此外50%的患者在隨後的日子裡將致殘。 此外, 更讓人擔心的是, 雖然脊椎骨折在骨質疏鬆症引起的骨折中更為常見, 約占所有骨折的45%, 但是還遠遠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大約50%的脊椎骨折患者沒有得到過診斷、治療, 有的患者是在多次骨折後才被查出。 在沒有接受治療的患者中, 有些是因為自身不夠重視, 認為疼痛躺幾天就好;有些患者雖來就診, 如果醫生問診不夠細, 也不能及時被發現。 吳文提醒, 腰背部疼痛、身高減低、駝背畸形、呼吸困難、胃腸道反流等症狀,
冬天更要防骨質疏鬆
“預防骨質疏鬆, 必須從小抓起。 ”吳文說, 這樣才能獲得更大峰值骨量。 除了多曬太陽、多吃含鈣多的食物, 如牛奶、蝦皮等外, 還要堅持戶外鍛煉、戒煙戒酒。 “更重要的是, 有條件的可定期監測骨密度。 骨質疏鬆的發生與年輕時達到的峰值骨量有關, 這個峰值大約出現在20—30歲之間。 如果知道峰值骨量, 以後每1—2年測1次, 專科醫生會對危險程度進行評估。 ”
特別值得提醒的是, 隨著天氣逐漸變冷, 預防骨質疏鬆的工作更得抓緊。 吳文說, 入冬以來, 很多醫院的骨質疏鬆門診都格外忙碌, 來問診的病人很多。 這是因為, 適當的紫外線照射可使皮膚維生素D原轉換成維生素D,
因此, 吳文建議, 千萬不要因為怕冷而窩在家中, 應更多地享受大自然的“陽光荷爾蒙”。 冬日適時的運動、曬太陽都可減緩骨量的丟失, 還可促進鈣吸收以及骨細胞的活性。 建議活動時間以上午9—10時、下午2—5時為佳, 因為這時的紫外線A光束可促進皮膚維生素D原轉換成維生素D, 有利於鈣吸收, 而且氣溫也不會太低, 同時還需注意防跌。
減少骨流失,
如果真的患了骨質疏鬆, 也不用過於緊張。 通過長期合理的藥物治療, 可以儘量把風險降到最低。 在骨質疏鬆的治療藥物中, 鈣劑和維生素D是基礎用藥, 它們可以為骨的形成提供原料, 但骨質疏鬆發生後光靠“開源”是不夠的, 還要“節流”, 因此通常還需要加用一些抑制骨骼破壞和吸收的藥物,如雙膦酸鹽類藥物等。
吳文說, 骨質疏鬆是慢性疾病, 想“快刀斬亂麻”, 一下子將其根治是不現實的, 盡可能地和其“和平共處”, 保證防治的最終目的——預防骨折, 能夠實現是最重要的目標。 因此必須最大限度地保證能夠提高病人的依從性, 使其能愉快地堅持治療。 否則, 不僅會直接影響藥物的療效, 還會增加骨折的風險,
(實習編輯:葉潔斯)
相關閱讀: 女孩冬季愛穿靴 小心拇外翻冬季貪“熱”引口腔潰瘍分時照料皮膚 美肌24小時冬天要“冬藏” 那還能減肥嗎? 網友評論: 已有評論()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