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胃痛冒冷汗

對於飲食習慣不好的人群來說, 通常面臨著患上胃病的可能性, 尤其是經常抽煙喝酒、愛食辛辣食物的人群, 更是胃病的高發人群。 一旦患上胃病, 通常表現為不定時的胃痛, 導致難以進食等現象, 這時應該多食用一些溫和性質的食物, 起到療養胃部的功效。 那麼胃痛時冒冷汗是正常現象嗎?

一、診斷:

1、判斷胃痛, 比較正確的方法是以疼痛的位置為主, 例如:左上腹疼痛或左上腹不適, 並將疼痛的時間, 如飯後一小時、空腹等, 及所伴隨的症狀做完整說明, 如打嗝、脹氣、胸悶、噁心, 嘔吐等, 以便於醫生的診斷與治療。 具體來說, 你可以按以下四個步驟說明:

1)疼痛的位置

胃位於上腹部, 胸骨下放凹陷、肚臍上方(靠近心窩處)處。 如果將肚子劃分為四個區域來看, 左側偏中上的部分這一區域的疼痛, 最有可能是胃痛。 不過, 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腸、膽、肝或胰等疾病引起,

所以還需要以疼痛的時間、伴隨症狀等, 作為判斷的準則。

2)疼痛時間

胃痛是發生在餐後或餐前?食用某些食物後?或在過饑過飽暴飲暴食等狀況下發生的。 由於胃不適大多與進食有很密切的關係, 因此, 從飲食的時間、習慣、內容、種類等作為辨別的準則, 也較有準確性。

3)觀察症狀

胃不適伴隨症狀繁多, 如打嗝、脹氣、噁心、嘔吐、腹瀉、胸悶等, 由於每種疾病表現的症狀不同, 如果伴隨胸悶燒心、吐酸水、打嗝等症狀, 可能是食道疾病;假如伴隨空腹疼痛、飽脹餓痛、打嗝具酸味、甚至吐血等症狀, 可能是胃潰瘍, 但如果打嗝、黃疸、發燒等症狀, 與胃可能無關, 或是膽囊的問題。 因此不能忽視腹痛外所伴隨的各項症狀。

4)到醫院檢查

如果情況複雜, 難以判定是哪個位置不舒服及發作的時間與疼痛的性質, 應馬上到醫院請醫生幫助診斷與檢查, 這才是最直接且準確的方法。

專家建議, 認為自己有胃痛症狀的人, 最好不要因為上腹部一痛就斷定為"胃痛", 急到醫院診察, 告訴醫生自己是"胃"痛,

這樣可能會造成誤診或是延遲病情。 最好以疼痛的位置及症狀的表像來形容病況, 在經全面的診斷後, 才能認定是否為"胃"的問題。

二、預防:

1、飲食有節, 防止暴飲暴食, 宜進食易消化的食物, 忌生冷、粗硬、酸辣刺激性食物。 儘量避免煩惱、憂慮, 保持樂觀情緒。

許多胃病患者之所以久治不愈是因為同時伴有胃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只要治療好了胃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其它胃病就會自然康復, 胃病患者如果感覺不僅胃部不舒服, 而且睡眠、精神狀態等也不好, 那十有八九可以判斷患有胃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需要說明的是胃植物神經紊亂(即胃神經官能症)是功能性疾病, 儀器檢查不出, 容易被很多醫生和患者忽視,

有的患者想不通, 有的醫生也想不通, 所以很多醫生不知道從這方面用藥, 而耽誤了病人, 導致久治不愈!

2、從中醫角度看來, 小腿肚內側系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和足少陰腎經循行之處, 故按捏這一部位, 對上述經絡所在的穴位均有一定刺激作用;對膝以下的遠端穴位除此有局部治療作用外,

尚可治療經絡所系之臟器的病痛。 足太陰脾經與脾胃相聯, 故而捏按此處可能治療胃之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