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一次性餐具: 外出就餐健康殺手

一次性餐盒

添加了工業級碳酸鈣、滑石粉以及石蠟的一次性餐盒, 在使用時這些有害成分會隨酸、油等析出, 進入人體。 可引發消化不良、肝損傷等疾病,

對一些兒童來說, 甚至會嚴重影響的智力發育, 甚至會導致膽結石、腎結石、重金屬中毒乃至癌變。 大多數人會認為白色的餐盒才是乾淨的, 衛生的, 但可降解餐盒卻不是這樣。 一般的可降解餐盒是選用紙或植物作為原材料, 而它們本身的顏色都不是白色的。

辨別一次性餐盒可以採用一看、二摸、三聞的方法。

一看。 首先要看餐盒上是否有QS標識及編號;其次要看餐盒的表面是否光潔, 有無雜質或黑點。 一般來說, 透明的塑膠餐盒是用純聚丙烯(PP)生產的, 安全係數比較高。 顏色鮮豔的餐盒有可能使用了廢塑膠, 因此顏色越深越不安全。

二摸。 是要摸一摸餐盒的強度, 使用廢塑膠或大量添加工業級碳酸鈣、滑石粉生產的餐盒,

強度一般都很差, 合格的餐盒本身會帶有一定的“韌性”, 不會很脆、一捅就破, 應該具有較高的強度。

三聞。 要聞一聞一次性餐盒有無異味。

一次性筷子

使用一次性筷子時要觀察筷子的顏色, 與普通木材的顏色比, 顏色過黑、過黃、過白的筷子都不要使用。

很多餐館的一次性筷子的顏色都分外白, 特別白的一次性筷子肯定有問題。 一些小作坊為了降低成本, 使用的都是劣質木材, 看上去“膚色”較黑。 為給筷子“美白”, 一些不法分子會用硫磺薰蒸漂白。 經過硫磺氣體漂白的筷子, 其二氧化硫成分嚴重超標, 可使呼吸系統功能受損, 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統疾病, 容易引起咳嗽等呼吸道症狀。

如果一定要用一次性筷子,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涼水清洗筷子表面, 減少殘留的二氧化硫。 不過, 儘量要避免用熱水沖洗筷子或讓筷子長時間浸泡在熱湯或熱粥裡, 高溫會加速二氧化硫的分解, 如果二氧化硫溶在湯中直接被吸收到人體裡, 對人體就會造成傷害。

另外, 可聞一下筷子的氣味, 有刺激性氣味的不要使用。

一次性杯子

平常使用的一次性紙杯可分為冷飲杯, 熱飲杯兩種。 這兩種杯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製作過程中的一層“蠟”和一張“膜”。 如果用冷飲杯盛飲熱水就很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因此, 消費者在使用時除了查看必要的標注外, 還要根據自己的用途選擇合適的杯子。

使用一次性紙杯時, 第一杯水最好不要喝, 先用開水燙一下, 四五分鐘後將水倒掉, 讓紙杯中有害物質充分揮發。 由於螢光粉、油墨滲透性很強, 會污染食物, 因此, 一次性紙杯或速食麵紙盒儘量不要在微波爐中加熱使用。

一次性紙巾

除了一次性餐盒、筷子, 很多飯店為客人提供的紙巾也存在安全隱患。 據瞭解, 劣質餐巾紙是用廢料加工生產而成的。 劣質餐巾紙帶有各種真菌、大腸桿菌、結核菌、肝炎病毒等, 易引發腸炎、傷寒、痢疾、肝炎等病症。 這些細菌會對人體造成很大危害。 更有甚者在生產過程中添加漂白劑, 其中含有致癌的化學物質。 螢光增白劑中含有重金屬鎘,

會對血液系統造成損傷並損害記憶力。

劣質一次性餐巾紙非常薄, 上面還有不少黑色雜質, 表面看起來顯得暗淡粗糙。 而純木漿產品一般白度適中、表面潔淨, 紙張看起來很細膩。

辨別劣質餐巾紙, 可以用驗鈔機或滅蚊用的紫光燈照射。 因為劣質餐巾紙在漂白紙漿過程中加入大量的漂白劑和增白劑, 一照就會呈現強烈的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