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肚子疼胃也疼咋回事

肚子疼一般是指腹部出現的疼痛的, 如果腹痛同時出現胃痛這種情況, 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吃壞了肚子, 也就是說出現了急性腸胃炎、又或者是胃功能出現紊亂。 出現這種情況飲食上一定要清淡些, 最近就不要食用一些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例如煙酒例如辛辣的食物。

腹痛的位置:

1.上腹痛:

肚臍以上的腹痛 腸胃炎引起的腹痛:吃壞肚子, 例如食物中毒, 在飯後幾小時開始肚子絞痛, 接下來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稱為「胃腸炎」;也有人是肚子痛後腹瀉, 下痢不止, 稱為「小腸大腸炎」。 前者以胃、後者以大腸的發炎為主, 主要因腐敗的食物或細菌所產生的毒素, 刺激腸胃道的發炎, 除少數需到醫院打點滴, 通常在幾天之內會好。 胃痛:胃或十二指腸發炎或潰瘍引起的腹痛, 痛點通常在肚臍上方, 因胃酸分泌過多而引起十二指腸潰瘍;吃點東西會改善,

肚子餓時又痛, 是典型的十二指腸潰瘍病人。 此外, 有少數真正的胃痛是因胃癌而起, 一定要做胃鏡檢查, 找出確實原因, 才不會延誤病情。

膽結石:膽結石掉出來卡在膽囊管出不來, 引起膽囊收縮, 產生劇烈腹痛, 痛點通常在上腹部, 常令人以為是胃痛,
痛的時間通常是在飯後半小時至一小時;膽囊結石常常併發膽囊炎, 陣痛會變成持續的痛, 痛點在右上腹, 且常合併明顯的壓痛。 胰臟發炎或胰臟癌:胰臟炎常見於膽結石患者, 而三酸甘油脂高的患者血液濃稠, 胰臟分泌的消化液不容易流到小腸內, 引起胰液逆流, 也會導致胰臟發炎。 胰臟炎引起的腹痛通常是慢慢加劇, 容易誤以為胃痛。 胰臟癌也會引起類似胃痛的症狀, 尤其長在胰臟體部或尾部的癌症, 常引起胃部甚至背痛, 很多人以為是骨刺, 等到病況加劇, 才發現大事不妙。 肝癌末期:除了表面的包膜, 肝臟並沒有痛覺神經, 因此肝癌通常不會痛, 除非肝癌很大或末期, 包膜被撐開, 才會疼痛;或肝癌雖不大, 但長在表面,
也會在早期就會有胃痛的感覺。 痛點通常在上腹部, 持續性的痛。 在臺灣, 另一項常見的腹痛原因是肝癌破裂出血, 多痛在右上腹部或右胸下部, 有些人會痛到倒伏在地。

2.下腹痛:

肚臍以下的疼痛 盲腸炎:盲腸炎在初期可能會感覺上腹或胃痛,

後來轉到右下腹, 即盲腸所在的位置。 此外, 會輕微發燒, 白血球也會升高, 通常診斷不難, 但老人家常常不容易診斷。 子宮外孕破裂出血:女性突然下腹痛, 大冒冷汗, 甚至昏厥過去。 嚴重的子宮外孕破裂出血症狀常發生於輸卵管粘黏的病人。 膀胱或結石發炎:結石卡在尿道口, 會引起膀胱處劇烈疼痛, 小便時會有尿道疼痛感, 甚至血尿的現象, 而如果是膀胱遭到細菌感染, 也會有同樣部位的疼痛, 但疼痛感較輕微, 通常伴有小便灼熱感, 做尿液檢查可見白血球升高。 生理痛:女性生理期間會有程度不一的下腹痛, 是正常的現象, 但若疼痛厲害或兼有下體出血或其他症狀就要趕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