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低磷血癥的偏方

循環血液中磷酸鹽濃度低于正常而引起的磷代謝紊亂。 又稱低磷血癥。 表現有溶血、倦怠、軟弱及驚厥。 病因有禁食, 久服氫氧化鋁、氫氧化鎂或碳酸鋁等類結合劑, 糖酵解及堿中毒, 甲狀腺功能亢進, 維生素D缺乏, 某些腎小管疾病(例如范可尼氏綜合征), 酗酒及抗維生素D佝僂病(家族性低磷血癥)等。 治療可以靜脈內補液及補磷酸鹽, 同時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長久以來我們積累了很多改善或者治療的偏方和飲食方式, 有這種病情的患者不妨試一下。

偏方1

魚肉, 鯽魚、鱈魚均可, 200g, 清蒸食用。 每天堅持連續一個月。 蛋白質豐富, 含有不飽和脂肪酸, 有一定的營養腦組織的作用。

偏方2

獼猴桃, 每天2-3個, 飯前服用。 含有維生素C, 可清除氧自由基, 從而緩解發熱的癥狀。

治療 低磷酸鹽血癥可行靜脈內補液及補磷酸鹽糾正。 常用的磷酸鹽有磷酸二氫鉀及磷酸氫二鈉的混合劑。

若同時合并高鈣血癥為防移位性鈣化形成靜脈補給磷酸鹽應減少。 此外靜脈補給磷酸鹽可引起下列并發癥?低鈣血癥。 移位性鈣化形成。 醫源性高鉀血癥及高鈉血癥(補入磷酸鹽引起)。 同時應該針對引起低磷酸鹽血癥的原因進行治療。 飲食上稀飯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