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從頭發顏色怎么預知疾病

人類的頭發有許多種顏色, 如黑、白、紅、黃、灰、褐等, 還可通過染發將頭發染成多種多樣的顏色。 黃種人和黑種人的頭發絕大多數為黑色, 而白種人則有較多種顏色。 每個人生活的環境、健康狀況不同, 他的發質也會不一樣, 發質可以反映出他的生活狀況。 可以說, 我們看一個人是否身體健康, 完全可以從他的頭發顏色就能輕松地看出來。

黃褐色或淡黃色

甲狀腺功能低下;高度營養不良;重度缺鐵性貧血和大病初愈等, 導致機體內黑色素減少, 使烏黑頭發的基本物質缺乏, 黑發逐漸變為黃褐色或淡黃色。

灰白發

正常情況下, 40歲后都會長白發, 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 腎的精氣逐漸衰減、肝血不足, 不能榮養頭發, 就會出現白發。 這屬自然現象, 也不需治療。

如果突然一段時間內頭發變白, 多是由于體內的氣機紊亂造成的, 這時針對病因采取治療, 往往白發能重新變黑。 青壯年甚至少年長白發俗稱“少白頭”, 后天性少白頭引起的原因很多:營養不良, 如缺乏蛋白質、維生素等, 以及焦慮緊張的情緒都會使頭發變白。 另外, 甲狀腺機能失調等也可致灰白發。

枯黃發

甲狀腺功能低下;高度營養不良;重度缺鐵性貧血和大病初愈等, 導致機體內黑色素減少, 使烏黑頭發的基本物質缺乏, 黑發逐漸變為黃褐色或淡黃色。 另外,

患某種疾病也會導致頭發顏色變成枯黃色。 如患系統性硬皮病, 系統性紅斑狼瘡時頭發不僅會變黃, 還會大量脫落。

小兒頭發稀疏萎黃多由于發育先天不足, 還可伴有坐、站、行、說話、牙齒等“五遲”現象。 少女頭發黃則可能由于缺鈣。 青春期缺鈣主要表現為夜間盜汗, 也就是睡覺時出汗;頭發少, 無光澤, 呈焦黃狀;晚上睡覺時小腿肚子(腓腸肌)抽筋。 另外, 經常燙發、用堿水或洗衣粉洗發, 也會使頭發受損發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