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溫中散寒方有哪些

在日常的生活中一些人不注重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特別在夏季的時候出過多的生冷食物, 都會造成胃寒的現象, 而一旦天氣寒冷, 就會出現各種不適的症狀, 那麼溫中散寒的方法有哪些?

在日常飲食中, 可多吃生薑、紅糖、胡椒、山藥、板栗、黃芪、黨參、羊肉等溫補脾胃之品。 再結合當下寒冷的季節特點, 喝一碗暖胃的熱湯, 就最適合不過了。

暖胃食療方

生薑紅糖湯

材料:生薑片15克,

紅糖適量。

做法:把生薑洗淨、切片。 再加入適量清水於鍋中, 水煮沸後放入薑片。 待薑的味道滲出後, 加入適量紅糖, 最後稍微攪動至紅糖完全溶解于水中即可。

功效:此品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溫中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 特別適合冬季受冷風侵襲後,

有胃痛、怕冷、發熱、噁心、嘔吐等症狀的“胃寒”人士飲用。 但有糖尿病的人最好避免飲用。

生薑黃芪燉羊肉

材料:生薑、黃芪各50克, 羊肉250克, 食鹽各適量。

做法:先將生薑、黃芪、羊肉切塊洗淨。 羊肉汆水後撈出, 並撇去浮沫。 加入適量冷水至另一砂鍋中, 水開後放入羊肉、薑片和黃芪, 然後用文火燉2小時, 最後加入適量食鹽即可。

功效:常吃羊肉可以抵禦寒冷, 還能修復胃黏膜, 起到護胃的作用;黃芪有益氣溫陽、調補脾胃的作用。 本品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畏寒反胃、身體瘦弱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