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立夏有哪些習俗 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

我們的先人卻把立夏當作一個重要的日子來對待。 舊俗立夏日又為民間傳統節日, 稱“立夏節。 ”古代天子率百官迎夏於南郊, 並舉行祭祀炎帝、祝融的儀式。 現今只是夏季到來的標誌。

立夏習俗:立夏吃蛋

雖然全國各地立夏這天的傳統食俗各有特色, 但說起立夏那天最經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 立夏前一天, 很多人家裡就開始煮“立夏蛋”了, 一般用茶葉末或胡桃殼煮, 看著蛋殼慢慢變紅, 滿屋香噴噴。 茶葉蛋應該趁熱吃, 吃時倒上好的酒, 內灑些許細鹽, 酒香茶香, 又香又入味。

“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 俗話說:“立夏吃了蛋, 熱天不疰夏。 ”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 天氣晴暖並漸漸炎熱起來, 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 食欲減退逐漸消瘦, 稱之為“疰夏”。 女媧娘娘告訴百姓, 每年立夏之日, 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 可避免疰夏。

因此, 立夏節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古人認為, 雞蛋圓圓溜溜, 象徵生活之圓滿, 立夏日吃雞蛋能祈禱夏日之平安, 經受“疰夏”的考驗。 立夏日一般在農曆的四月, “四月雞蛋賤如菜”, 人們把雞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燒就成了“茶葉蛋”。 後來人們又改進煮燒方法, 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鹵、桂皮、薑末, 從此, 茶葉蛋不再是立夏的節候食品, 而成為我國傳統小吃之一。

立夏習俗:煮鼎邊做夏

立夏季節, 福州風俗流行煮鼎邊“做夏”。 鼎邊糊(又稱鍋邊糊), 用米漿涮鍋邊燒煮而成, 配以蝦米、蝦油、蔥菜、金針、黑木耳、蜆子, 或少量香菇、蟶乾等海鮮清湯, 其味極為葷美可口。 凡在福州生長或長期客居福州的人無不愛吃。 它成為福州著名的風味小吃, 成為福州地方的一種特殊標誌。 離鄉旅居海外的福州人, 在異國他鄉, 一聽“鼎邊糊“三字, 就好像見到家鄉的“倩影”, 成為戀祖愛鄉的風味小吃。

立夏煮鼎邊“做夏”, 盛行於明末清初。 立夏已進入農忙旺季。 這一天煮鼎邊, 不光是一家人吃飽吃好然後下田勞動,

還要互贈左鄰右舍一起品味。 像涮鼎邊一樣, “一紋(涮)就熟”, 藉以聯絡感情。 體現福州人“金厝邊銀鄉里”的傳統美德。

從鼎邊糊傳說來看, “做夏”吃鼎邊, 意義更深一層。 明朝嘉靖年間, 福州沿海城鄉常遭倭寇騷擾。 戚繼光帶兵入閩剿倭, 處處受到當地人民擁戴與歡迎。 老百姓經常送糧送食犒勞戚家軍。 有一天, 戚家軍到了福州南郊, 一路上打了好幾個勝仗, 決定在此地休息半天。 南郊的老百姓早就將家裡好吃的東西集中在一起, 以便慰勞三軍。 料想不到, 從長樂方向又闖出一股倭寇向福州南郊撲來。 戚家軍緊急集合準備迎戰。 鄉親們正在燒菜煮飯辦酒席, 準備慶功, 但已無法開席了。 不知是誰出了個主意,

將大米磨成漿, 肉絲、蜆子、金針、木耳、蟶乾、干貝等等一股腦兒混煮成高級清湯, 涮米漿于鍋邊, 不消一刻鐘, 一鍋又一鍋的鼎邊糊出來了。 眾將士吃飽後奮勇上陣, 不消兩個鐘頭, 把倭寇全部消滅在海邊。 “做夏”吃鼎邊糊, 緬懷民族英雄, 也有著愛國主義的內涵。

立夏習俗:秤人

古詩雲:“立夏秤人輕重數, 秤懸樑上笑喧閨。 ”立夏之日的“稱人”習俗主要流行於我國南方, 起源於三國時代:傳說劉備死後, 諸葛亮把他兒子阿斗交趙子龍送往江東, 並拜託其後媽、已回娘家的吳國孫夫人撫養。 那天正是立夏, 孫夫人當著趙子龍面給阿斗秤了體重, 來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體重多少, 再寫信向諸葛亮彙報, 由此形成傳入民間的風俗。 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 就不怕夏季炎熱, 不會消瘦, 否則會有病災纏身。 吃完立夏飯後, 在橫樑上掛一杆大秤, 大人雙手拉住秤鉤、兩足懸空秤體重;孩童坐在籮筐內或四腳朝天的凳子上, 吊在秤鉤上秤體重, 謂立夏過秤可免疰夏。 若體重增, 稱“發福”, 體重減,謂“消肉”。

傳說當然不可全信,但立夏“秤人”習俗在古時的一些地區很是興盛卻是無疑。從散存的民俗資料看,立夏“秤人”的操作有兩類。一類是在戶外進行,懸秤於大樹,大多是給老人小孩稱量,以驗一年肥瘠;另一類則是在戶內進行,懸秤於屋樑,由婦女們互相稱量,品肥論瘦,嘻哈打趣,倒似閨中遊戲——蔡雲《吳覦》詩有證:“風開繡閣揚羅衣,認是秋千戲卻非。為掛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

體重減,謂“消肉”。

傳說當然不可全信,但立夏“秤人”習俗在古時的一些地區很是興盛卻是無疑。從散存的民俗資料看,立夏“秤人”的操作有兩類。一類是在戶外進行,懸秤於大樹,大多是給老人小孩稱量,以驗一年肥瘠;另一類則是在戶內進行,懸秤於屋樑,由婦女們互相稱量,品肥論瘦,嘻哈打趣,倒似閨中遊戲——蔡雲《吳覦》詩有證:“風開繡閣揚羅衣,認是秋千戲卻非。為掛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