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鯊魚皮的功效與作用

鯊魚皮這種中藥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鯊魚皮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 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瞭解一下。

【別名】 鮫魚皮

【來源】 藥材基源:為皺唇鯊科白斑星鯊或其他鯊魚的皮。

【原形態】 1.白斑星鯊, 體細長, 一般在1m以內。 頭寬, 吻稍厚, 前端鈍。 眼橢圓形, 瞬褐平橫外露, 眼後有小型噴水孔。 鼻孔位於口至吻的1/3處, 有鼻瓣。 口呈三角形, 距吻端, 有唇褶, 上唇褶寬扁而長, 下唇褶狹而短。 齒細小而多, 鋪石狀排列。 鰓孔5個, 前3個較寬, 比眼徑較大。 最後2個較狹, 位於胸鰭上方。 背鰭2個, 第1背鰭約於體腔中部上方,

上角圓鈍, 後緣凹入, 下角延長尖突。 第2背鰭稍小, 形狀相似。 臀鰭小, 起點約與第2背鰭基底中部相對。 胸鰭中大, 始於第5鰓孔下方, 後緣斜直或微凹。 腹鰭位於背鰭間隔前半部下方, 內角較尖。 尾鰭狹長, 上葉直而略窄下葉前部微突, 中後部有一凹缺, 後部三角形突出。 背面和上側面灰褐色, 沿側線及側線上方散佈著許多不規則的白色斑點;鰭褐色, 邊緣較淡, 下側面和腹面銀白色。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棲息于近海。 以軟體動物、蝦、蟹及小魚為食。 卵胎生, 每產10餘仔。

【化學成份】 灰星鯊魚皮含有大量膠體蛋白和粘液質及脂肪, 鯊科魚皮均可制取魚皮膠, 是制明膠和止血海綿的原料。

【性味】 味甘;鹹;無毒

【歸經】 胃;肺經

【功能主治】 解魚毒;消食積;殺癆蟲。

主食魚中毒;食魚成積不消;肺癆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 適量;或研末。

【摘錄】 《中華本草》

總得來說鯊魚皮的作用是相當大的, 也正是因為鯊魚皮具有比較好的養生功效, 因此日常生活中應用到鯊魚皮養生的地方可以說也是相當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