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飲食與高血壓和腦中風

高血壓病是我國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 一般以血壓≥140/90毫米汞柱18.7~12千帕診斷為高血壓。 高血壓病的主要危險後果是引起心、腦、腎、視網膜等重要靶器官的損害。 高血壓病的直接後果是加重心臟負擔, 可以引起心臟擴大和心功能不全;高血壓還可以間接加重冠心病和腦、腎心血管病變, 尤其是因腦血管硬化而引起的腦血管病(腦中風)、人群防治的經驗表明, 有效防治高血壓可以使併發症減少, 腦中風死亡率下降50%, 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下降58%。

1999年衛生部為推動我國高血壓病防治, 確定每年10月8日為全國高血壓日。

衛生部、中國高血壓聯盟正式發佈《中國高血壓病防治指南》。 因治療高血壓的目的不僅在於降低血壓本身, 還在於保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少受損害, 降低由此引起的併發症及其死亡率。 《中國高血壓病防治指南》作為我國21世紀高血壓病防治工作的準則。

高血壓病的特點

隨著年齡的增加, 血管彈性降低, 老年人的血壓一般比青年人高,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患高血壓病。 誘發血壓升高的危險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括:遺傳、肥胖、精神緊張、飲食習慣等。 在臨床上發現的高血壓病人中, 90%以上病人的病因不清, 被稱為原發性高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多半與腎病和內分泌疾病有關。

由於在人群調查中發現收縮壓/舒張壓在120/80毫米汞柱(16.0/10.7千帕)以下者發生併發症的機會最少,

作為理想血壓值。 收縮壓和舒張壓升高都會增加併發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因而將正常血壓定為

飲食與高血壓病的預防

1.控制體重

控制高血壓病應以預防為主。 許多研究表明, 體重超重者的高血壓發病率較一般體重正常者高。 高血壓病患者的體重降低到正常範圍以後, 血壓也容易得到控制。 一個人在成年期的本重增加不宜超過5千克。 如果體重增加太多, 限制膳食中的能量可以使體重下降, 但下降的速度每週不宜超過1千克。

2.注意飲食的營養平衡

膳食中的能量要依據活動量(消耗的能量)而定。 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 減少脂肪攝取量, 尤其應少食飽和性的動物脂肪。

因為膳食脂肪的能量密度較大, 每克脂肪可提供38千焦能量, 而每克糖和蛋白質只提供17千焦能量。 同等重量的食物中, 脂肪含量多的食物提供的能量就高, 容易引起肥胖。 含脂肪較多的動物性食品中飽和性脂肪酸和膽固醇含量也較高, 高的飽和性脂肪可以誘發高膽固醇血症和動脈粥樣硬化。 素食者的血壓一般較低。 有的高血壓患者及高膽固醇患者食魚油使血壓降低, 而正常人的反應不明顯, 但是我們主張高血壓患者要多食魚而不是多食魚油。

最一致的研究結果是增加蔬菜和水果攝取量有預防腦中風的作用, 這種作用與蔬菜和水果中的抗氧化維生素、鉀、葉酸和類黃酮含量較多有關。

3.限制食鹽攝取量和維持礦物質平衡

有充分的證據表明, 高血壓的發病率與膳食中的鈉鹽攝取最呈顯著正相關。 居住在北美洲的愛斯基摩人的食鹽攝取量極低, 高血壓病很少見;而居住在日本北部農村的居民每日食鹽攝取量在25克以上, 其高血壓患病率幾乎達到40%我國北部居民的食鹽攝取量已達到18克, 而南方居民的食鹽攝取量多在12克以下。 南方居民也比北方居民的高血壓患病率低。 限制高血壓病患者的食鹽攝取量每日在5克以下可以使血壓下降或減少降壓藥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