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吳茱萸炮製,不一樣的方法

吳茱萸是常見的中藥藥材, 在臨床上有很多應用, 治療牙痛, 濕疹, 口瘡, 嘔吐等症狀, 吳茱萸炮製的方法在古代和現代有一些差別, 大家可以瞭解一些關於吳茱萸炮製的現代方法。

1、古代炮製方法

漢代有炒法(《玉函》)。 南北朝劉宋時代有鹽制、醋制(《雷公》)。 唐代有薑汁制、酒制(《食療》), 熬制(《外台》)等法。 宋代有炒令熟、炒令焦、醋制、焙制(《聖惠方》), 煨制(《博濟》), 湯浸(《衍義》), “水浸去涎炒”、醋浸炒、酒浸炒、黑豆制、湯浸去涎大豆同炒(《總錄》), 酒醋童便複製(《局方》), 鹽制(《總微》), 米醋熬(《三因》), 湯煮(《婦人》), 蒸制、童便浸(《朱氏》)等炮製方法。 元代有湯洗焙乾(《脾胃論》)、酒洗焙(《寶鑒》)、鹽炒(《丹溪》)等法。 明代有燙浸炒黃、醋浸炒黃、酒浸炒香熟、酒醋小便米泔或豬胞酒醋小便鹽複製、火炮、酒醋制、破故紙炒(《普濟方》), 水浸、黃連炒、牽牛子炒(《奇效》), 湯泡烘乾(《蒙筌》), 煮制(《撮要》), 湯浸去苦汁鹽水炒(《入門》), 滾鹽湯泡去毒炒(《仁術》),

鹽湯泡焙乾(《必讀》), 童便制(《景嶽》), 炒黑(《濟陰》)等方法。 清代有黃連制(《握靈》)、鹽湯洗焙乾(《本草匯》)、沸水泡(《崇原》)、鹽炒童便煮(《說約》)、糯米煮制(《本草述》)、酒洗(《金鑒》)等炮製方法。

2、現代炮製方法

1、吳茱萸:取原藥材, 除去雜質及果柄、枝梗。

2、制吳茱萸:①取甘草片置鍋內, 加水(1:5)煎煮兩次,

去渣, 加入淨吳茱萸拌勻, 悶潤吸盡後, 用文火加熱, 炒幹, 取出晾涼, 吳茱萸每100kg用甘草6kg。 ②取淨吳茱萸, 加鹽水拌勻, 稍悶, 置炒制容器內, 用文火加熱, 炒至裂開, 稍鼓起時, 取出晾涼, 吳茱萸每100kg用食鹽3kg。 ③取淨吳茱萸, 置炒制容器內, 用文火加熱, 炒至發泡, 較原色稍深為度, 取出晾涼。

3、臨床應用

1、生用

(1)口瘡:用本品研細, 醋調外敷湧泉穴, 24小時後取下, 可引火下行, 治虛火上炎之口舌生瘡、高血壓等。

(2)牙痛:《食療本草》用吳茱萸煎湯, 加酒含漱, 治風冷牙痛, 有散寒止痛的作用。

(3)濕疹:本品研細末, 用凡士林製成30%或20%的軟膏治慢性濕疹;亦可用10%的軟膏外搽治黃水瘡。 《古今錄驗方》用本品加水煎三五沸, 外洗患處, 用於陰癢生瘡, 亦可治諸瘡。

4、制用

(1)脘腹冷痛:常與炮姜、桂(去粗皮)、川椒(炒出汗)、厚朴(薑汁炙)等同用, 能散寒止痛, 用於陰寒內盛, 腹滿脹痛, 如吳茱萸湯(《總錄》)。 若用本品與黃連、半夏、木瓜等配伍, 可治胃脘痛不能食, 食則嘔, 其脈弦, 如新定吳茱萸湯(《金匱翼》)。

(2)嘔吐:脾胃虛寒嘔吐, 常與乾薑、白術、半夏、附子等同用,

治呃逆嘔吐清水或稀涎, 脘部作痛, 喜熱喜按, 具有溫中止嘔作用。 若肝火犯胃, 則常與黃連合用, 能清肝散火, 降逆止嘔, 用於脅肋脹痛, 吞酸嘔吐, 脘痞噯氣, 如左金丸(《中藥成藥製劑手冊》);若再加竹茹、代赭石則可增強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