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10種果蔬吃錯部位要你命

時下, 新鮮果蔬已逐漸成為我們餐桌上的主角。 我們只擔心蔬菜是否有農藥化學殘留, 卻忽視了食物本身的天然毒素。 不少果蔬都會含有天然有毒物質, 有些果蔬的特殊部位還最容易殘留農藥, 每年由此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頻頻發生。 這些“毒素”藏在果蔬的不同位置, 學會辨識, 在食用前小心處理。 如果吃的時候不注意, 很容易喪命。

10種果蔬吃錯部位要你命

通緝犯:櫻桃

窩藏地點:葉子和果核含氫氰酸

櫻桃是很常見的水果, 可用於烹調、釀酒或者生吃。 它們與李子、杏和桃子來自同一家族。 所有這些水果的葉子和種子中都含有極高的有毒化合物。

杏仁也是這一家族的成員, 但是, 它是唯一的尤其以收穫種子為主的果實。

櫻桃的種子被壓碎, 咀嚼, 或者只是輕微的破損, 它們都會生成氫氰酸。 輕度中毒症狀包括頭痛、頭暈、意識錯亂、焦慮心慌和嘔吐。 大量的氫氰酸會導致呼吸困難、高血壓、心臟跳動過快以及腎衰竭。 其他反應包括昏迷、抽搐, 最嚴重的會導致呼吸系統衰竭致死。 以後吃櫻桃一定記得不要吮吸或者嚼櫻桃種子。

通緝犯:蘋果

窩藏地點:果核含氫氰酸

不管走到哪裡, 蘋果絕對都是一個受歡迎的水果。 與櫻桃和杏仁一樣, 蘋果種子也含氰化物, 但含量不高。 蘋果種子一不小心就會被人吃到, 但是只有吃下很多你才會感到不舒服。

果肉裡並不含什麼有毒化學物質, 但在蘋果核裡你會發現氰化物。 把一個蘋果核全吃了雖然不會致死, 但也絕對對身體不好。 當然, 如果你吃太多的蘋果核, (前提是要咀嚼併吞下)就有可能有併發症。

通緝犯:豆角

窩藏地點:毒素在兩頭和兩側

四季豆等扁豆角兩頭尖部和豆莢兩側的莢絲裡, 含有植物血球凝集素和皂素等有毒因數。 兩者會刺激消化道黏膜, 進入血液還會破壞紅細胞及凝血功能。 若沒有除去或煮熟, 很容易導致噁心、嘔吐、腹瀉、頭暈等不良反應。

煮至80℃未全熟的豆角中, 毒素反而更高, 因此豆角的最好吃法就是掐去兩頭, 大火燉煮。 保證鍋中的水沒過豆角, 水開後再煮30分鐘。

如果要炒豆角,

每鍋的豆角量不應超過鍋容積的一半, 用油煸炒後, 加水適量並保持100℃小火燜上10餘分鐘, 定時用鏟子翻動豆角使其均勻受熱。 判斷生與熟的方法是, 豆角由挺直變為蔫軟, 顏色由鮮綠色變為暗綠色。

通緝犯:無根豆芽

窩藏地點:無根豆芽

很多家庭喜歡挑選沒有鬚根、莖粗短、頂芽小的豆芽菜食用, 認為這種豆芽菜又嫩又脆, 浪費也少, 而且烹調快。 但專家提醒, 這種豆芽菜毒性很強, 有一定的致癌性, 對身體健康有較大的危害。

據專家介紹, 這種無根豆芽菜在培育過程中放入一種叫做“除草劑”的物質催發生長, 除草劑具有很強的毒性, 不僅能抑制植物正常生長, 促使植物發生畸形, 只長莖, 不長根和頭, 而且還會破壞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

人吃了含有除草劑培育催發的豆芽菜, 其各種化學毒素便會抑制人體各種細胞生長, 侵蝕損害組織。 如果經常吃含有除草劑濃度較高的豆芽菜, 還會抑制肌體各種細胞的生長或組織變性, 使某些細胞發生突變而逐漸衍變為癌細胞。 另外, 還能引起某些組織慢性中毒, 導致新陳代謝障礙。 因此, 這種無根豆芽不宜食用。

通緝犯:鮮黃花菜

窩藏地點:根部含秋水仙堿

鮮金針就是新鮮黃花菜, 秋水仙堿主要在其根部, 進入人體經氧化作用產生有毒物質氧化秋水仙堿, 破壞細胞分裂的能力, 令細胞死亡, 引起腸胃不適、腹痛、嘔吐、腹瀉等類似急性腸胃炎的症狀, 極易誤診。

要防止出現鮮黃花菜中毒,

可將鮮黃花菜在沸水中稍煮片刻, 再用清水浸泡, 就可將大部分水溶性秋水仙堿去除。 也可將鮮黃花菜煮熟、煮透, 再烹調食用。 幹黃花菜在加工時經清水充分浸泡, 已將大部分秋水仙堿溶出, 屬於無毒。

通緝犯:小油菜

窩藏地點:根部農殘多

噴藥時由於重力作用, 農藥會順著菜葉和菜幫流下來, 聚在菜根部。 由於菜根靠近地面, 農藥分解的幾率小, 因此農藥殘留更頑固。

所以, 吃油菜時, 最好把靠近地面的菜根切掉, 而不要圖好看整棵烹調。

通緝犯:土豆

窩藏地點:皮含茄堿

土豆裡含有茄堿(又稱龍葵素), 是一種弱鹼性糖甙。 這種有毒物質幾乎全部集中在土豆皮裡, 尤其是日曬發綠或長芽的土豆皮中。 茄堿會刺激胃腸黏膜,

對大腦的呼吸中樞和運動中樞有麻痹作用, 還有溶血作用。 茄堿在體內累積到一定量後就可能引起慢性中毒。 由於症狀不明顯, 往往被忽視。 過量攝入主要表現為咽部、口腔黏膜有刺癢燒灼感, 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等胃腸炎症狀。

有人吃土豆懶得削皮, 或沒注意土豆皮變綠或發芽, 這樣即便煮熟, 土豆皮中仍會存留著茄堿。 因此, 變綠或發芽的土豆不要吃。 由於茄堿易溶于水, 遇醋酸易分解, 高溫煮透亦可破壞其毒性, 因此切完土豆最好在水中多泡一會, 烹調時烹入一些食醋, 都可以避免中毒。

通緝犯:韭菜

窩藏地點:葉含藍礬

近日, 南京菜販給韭菜噴藍礬保鮮的消息引發關注。 藍礬又叫五水硫酸銅, 處理韭菜等葉菜可使其顏色鮮亮, 不容易蔫。但藍礬滲入菜葉中,吃下去對胃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一次食用過多可能引起嘔吐、腹瀉、黑便等症狀,導致急性胃腸炎、黃疸,嚴重者會導致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因此,在購買時要注意,普通韭菜呈現出不發亮的青草綠色,筆挺飽滿;藍礬韭菜看上去像打了蠟一樣有光亮,鮮豔異常,而且隱約有藍色斑點。

通緝犯:番茄

窩藏地點:青番茄含番茄堿

番茄中的番茄紅素含量最豐富,具有抗氧化、抗輻射、延緩衰老、增強抵抗力、減少前列腺癌發病幾率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青番茄還未熟透,無法發揮番茄紅素的作用,營養較差,而且其含有的番茄苷毒性較明顯,人若短時間內攝入大量的番茄堿,可能會出現中毒症狀。因此建議挑選新鮮色紅、自然成熟的番茄。有些番茄根部發青,最好在食用前也處理掉。

窩藏地點二:莖和葉含配糖生物鹼

儘管在許多國家番茄受熱捧,但他們確實有毒。雖然果肉本身不含毒素,但其莖和葉卻飽含一種叫做配糖生物鹼的化學物質。在野生番茄裡這種物質的含量更高,但人工種植的番茄還是多少有一些影響。這種東西會導致胃功能紊亂和焦慮緊張。莖和葉可以用作烹飪調味品,但必須在食用前去除。這種化學物質的效用很大,事實上,它往往用來驅蟲。

通緝犯:紅薯

窩藏地點:皮含番薯酮

紅薯皮裡的抗癌成分非常高,但因其生長在地下,表皮與土壤直接接觸,不少有害物質會積存在紅薯皮中。紅薯還很容易感染黑斑病菌,表現為紅薯皮長有褐色和黑褐色斑點。斑點裡含有番薯酮和番薯酮醇等毒素,會損害肝臟,煮、蒸或烤等辦法均不能將其殺滅,被攝入人體後對肝臟危害很大。

因而吃紅薯前最好先將皮剝掉。 不容易蔫。但藍礬滲入菜葉中,吃下去對胃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一次食用過多可能引起嘔吐、腹瀉、黑便等症狀,導致急性胃腸炎、黃疸,嚴重者會導致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因此,在購買時要注意,普通韭菜呈現出不發亮的青草綠色,筆挺飽滿;藍礬韭菜看上去像打了蠟一樣有光亮,鮮豔異常,而且隱約有藍色斑點。

通緝犯:番茄

窩藏地點:青番茄含番茄堿

番茄中的番茄紅素含量最豐富,具有抗氧化、抗輻射、延緩衰老、增強抵抗力、減少前列腺癌發病幾率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青番茄還未熟透,無法發揮番茄紅素的作用,營養較差,而且其含有的番茄苷毒性較明顯,人若短時間內攝入大量的番茄堿,可能會出現中毒症狀。因此建議挑選新鮮色紅、自然成熟的番茄。有些番茄根部發青,最好在食用前也處理掉。

窩藏地點二:莖和葉含配糖生物鹼

儘管在許多國家番茄受熱捧,但他們確實有毒。雖然果肉本身不含毒素,但其莖和葉卻飽含一種叫做配糖生物鹼的化學物質。在野生番茄裡這種物質的含量更高,但人工種植的番茄還是多少有一些影響。這種東西會導致胃功能紊亂和焦慮緊張。莖和葉可以用作烹飪調味品,但必須在食用前去除。這種化學物質的效用很大,事實上,它往往用來驅蟲。

通緝犯:紅薯

窩藏地點:皮含番薯酮

紅薯皮裡的抗癌成分非常高,但因其生長在地下,表皮與土壤直接接觸,不少有害物質會積存在紅薯皮中。紅薯還很容易感染黑斑病菌,表現為紅薯皮長有褐色和黑褐色斑點。斑點裡含有番薯酮和番薯酮醇等毒素,會損害肝臟,煮、蒸或烤等辦法均不能將其殺滅,被攝入人體後對肝臟危害很大。

因而吃紅薯前最好先將皮剝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