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怎麼看

中醫將感冒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 雖然兩種都是感冒, 但是治療方法相差很大, 那麼, 我們怎麼區分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呢?

中醫認為, 感冒的發生是因為人體感受外邪而致病, 外邪之中以風邪為主, 在氣候反常、冷暖失調、人體抵抗力不足時, 風邪就可能興風作浪。 病情較輕的感 冒一般統稱為“傷風”。 除了風邪, 寒、熱、濕、暑等外邪還常會與風邪相挾侵犯人體, 使感冒的症狀多變。 天涼以後, 風寒和風熱感冒是最常見的兩類。

風寒感冒

外邪侵犯人體, 通常是從皮毛、口鼻, 再到肺衛。 寒邪侵及體表, 人們常會畏寒, 想多穿衣服。 另外, 打噴 嚏、流清鼻涕、咽喉癢, 也是風寒感冒常見的早期表現。 寒邪有“收引”的特性, 侵犯人體, 還會有無汗、頭痛, 甚至四肢酸痛等表現。 外邪來犯, 人體鼓動“正 氣”與之抗衡, 就會發熱。 因此, 風寒感冒時, 人們會有這樣的表現, 一方面明顯感到怕冷,

另一方面身體卻還會在發熱。 而當傷及肺時, 就會咳嗽、咯痰, 風寒感 冒時痰液多為清稀的白痰。

針對風寒襲表的病症狀態, 用藥以辛溫解表、宣肺止咳為主, 再根據主要的伴隨症狀選藥。

在中成藥中, 感冒初起, 可選用正柴胡飲顆粒;頭痛明顯的, 可選用川芎茶調沖劑;以頭痛、四肢酸痛、周身不適為主的, 可用九味羌活沖劑;發熱頭痛明顯, 可選感冒清熱顆粒;風寒感冒咳嗽有痰的, 可用荊防沖劑。

風熱感冒

與風寒不同, 風熱相挾襲表時, 毛孔是開放的, 因此人體會發熱、出汗、怕風。 還會有咽喉紅腫疼痛、口感微渴、咳嗽、痰液黏稠等表現。 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剛感冒時表現為“風寒”的人, 經過3—5天, 寒邪可能“化熱”而表現出風熱感冒的症狀,

這時治療就得進行相應的調整。

風熱感冒時, 辛涼解表、清熱肅肺是主要的治療方法。 可選用銀翹解毒片(丸等)、羚羊感冒片、羚翹解毒片等;發熱不重而以咳嗽為主的, 可選桑菊感冒 片;風熱感冒發熱明顯, 可選柴胡口服液等;發熱、咳嗽、咽痛的, 可選雙黃連口服液等。 另外, 板藍根沖劑也可作為風熱感冒的預防用藥。

感冒雖為常見病, 但若咳嗽、咳痰症狀加重, 並伴胸痛, 或遷延1周以上仍不見好轉, 或體溫超過38.5攝氏度, 應警惕繼發肺炎, 須及時到醫院就診。

姜湯適合風寒感冒 風熱感冒喝姜湯會越喝越糟糕

人們常說, 感冒了, 趁熱喝碗姜湯, 加衣蓋被出一身汗, 轉天病就好了。 然而, 專家指出, 感冒有風寒、風熱之分,

並不是所有的感冒都適宜用喝姜湯捂汗來醫。

生薑適用於風寒感冒輕證。 如果在冬天感受了風寒, 喝一碗熱姜湯, 或配紅糖熬成薑糖水, 令患者微微出汗, 確有祛寒邪之療效。 中醫認為, 辛溫之物有發散的特性, 當外來的邪氣還在肌表, 辛散發汗, 則表邪容易隨汗而出, 病也就會隨之而解。

作為性溫之物的生薑, 一方面有祛寒抗邪的功效, 一方面還可以用來溫煦機體, 患風寒感冒初期, 喝熱姜水確有好處, 同樣道理, 吃麻辣火鍋也可起到類似的出汗排毒的作用。 而對於風熱感冒, 人體本來已經感受了熱邪, 如果這個時候再服用生薑類的溫藥, 那就如同火上澆油, 適得其反。 所以治療感冒, 必須要辨證論治, 切不可一概採取“姜湯捂汗”的辦法。

上面為大家及時了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區分方法, 再次提醒大家, 生薑湯不適合風熱感冒者服用, 想喝姜湯治感冒, 想看看是不是風寒感冒, 如果是風熱感冒就不要再喝姜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