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謹記七要點 注意養陽去濕熱
夏季養生小常識有哪些?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 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 此時是新陳代謝的時期, 陽氣外發, 伏陰在內, 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 活躍於機體表面。 這個時候要注意養陽, 除此之外, 飲食起居運動等也不能忽視,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夏季養生小常識有哪些。
第一:養陽
“陽氣不足, 濕邪不去”, 吃再多補品藥品也無濟於事, 絕大多數疾病都可以通過養護陽氣、祛除濕邪來防治。
在一年四季中, 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 中醫認為, 在人體陽氣旺盛的時候, 將陽氣培養得更旺, 可抵禦疾病的侵襲。
少食冷飲:夏天酷暑難耐, 此時人們喜歡喝冷飲, 吃寒涼食物, 但這樣會損傷脾胃、消耗陽氣。 因此, 夏天要少食冷飲和瓜果;喝水以溫開水為宜;多吃溫補食物, 如紅棗、枸杞、當歸、肉等。
適當運動:夏天外界陽氣最旺, 多到戶外活動, 可補充能量、調暢氣血、養護陽氣,
保暖避寒:有些人一到夏天, 就整天不離電風扇或空調, 這樣寒涼之氣會從皮膚、毛孔侵入人體, 易傷肺衛之陽氣, 導致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 細菌、病毒易乘虛而入。
按摩湧泉穴:中醫認為, “精從足底生”, 精即指人體能量。 足底有一個重要穴位, 即湧泉穴。 《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 湧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說, 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 來源於足下, 湧出灌溉全身四肢各處。 因此, 可于每天空閒時按摩湧泉穴。
走路壯陽:走路也可固護陽氣, 每天走半小時左右。
第二:濕熱
一般來說, 夏天多暑多濕, 人們經常會出現頭沉重、抑鬱、倦怠、胸悶、胃口不好等症狀。
夏季飲食宜清淡, 可多吃具有清熱利濕作用的食物, 如綠豆粥、荷葉粥、紅小豆粥等,
第三:睡眠
夏天晝長夜短, 很多人睡得晚, 起得晚, 把生物鐘打亂了。
只有保證充足的睡眠, 才能維持身體各項機能正常運轉。 夏季睡眠養生要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規律。 早起、午睡,
第四:飲食
夏日飲食不宜過飽, 通常只吃七八分飽即可, 但一定要注意全面、均衡地搭配營養。 另外, 夏季氣溫高, 剩菜剩飯易被細菌污染, 所以新鮮菜最好新鮮吃;生吃瓜果, 應洗淨削皮;用來切熟食的刀、板要和切生肉、生菜的分開。
雖然人與人的體質不盡相同, 但飲食都應定時定量, 遵循“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的原則。 夏季應儘量少吃辛辣、油炸食物, 以保護好腸胃。
同時, 要多飲水, 增加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攝入。
第五:健身
很多人存在這樣一個誤區:由於夏天出汗多就懶於運動了。 其實夏季仍需堅持適量的運動, 但不應在陽光下運動, 要及時補充水分。
飯後1小時再運動, 且運動不宜太劇烈, 可選擇散步、慢跑、游泳等運動。
第六:精神調養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使志無怒, 使華英成秀, 使氣得泄, 若所愛在外, 此夏氣之應, 養長之道也”。 就是說, 夏季要神清氣和, 快樂歡暢, 心胸寬闊, 精神飽滿, 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 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 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 以利於氣機的通泄。 與此相反, 舉凡懈怠厭倦, 惱怒憂鬱, 則有礙氣機通跳, 皆非所宜。 嵇康《養生論》對炎炎夏季有其獨到之見, 認為夏季炎熱, “更宜調息靜心, 常如冰雪在心, 炎熱亦於吾心少減, 不可以熱為熱, 更生熱矣。 ”即“心靜自然涼”, 這裡所說就是夏季養生法中的精神調養。
第七:起居調養
夏季炎熱, “暑易傷氣”若汗泄太過, 令人頭昏胸悶, 心悸口渴, 噁心昏迷。 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 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 加強防護。 合理安排午休時間, 一為避免炎熱之勢, 二可恢復疲勞之感。 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 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 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 而且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因為,溫水沖澡時的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迴圈,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而且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因為,溫水沖澡時的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迴圈,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