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皮炎怎麼治

文章導讀

皮炎已經是很常見的皮膚疾病了, 很多的人應該都有過皮炎吧, 其實皮炎和濕疹都是很像的, 特別是他們表現出來的症狀, 一般的人出現皮炎的症狀就會有瘙癢的症狀, 這對我們是很有影響的, 特別是有一些人接觸一些過敏性的東西就會有皮炎的症狀表現出來, 那麼皮炎怎麼治呢。

在皮膚的疾病中, 皮炎也已經是很常見的一種了, 患有這樣皮膚疾病的人也已經是越來越多了, 他們的皮膚都是屬於過敏性的, 對於皮炎怎麼治, 相信大家都是很想瞭解的,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皮炎的治療。

濕疹和皮炎常作為同義語來用。 它們指的是一種皮膚炎症, 表示皮膚對於化學製劑、蛋白質、細菌、真菌、乾燥的氣候等的過敏性反應。 這些物質可以來自外部如洗滌用品, 也可以來自內部如吃的海鮮、藥物等。 也有些濕疹、皮炎的病因不明。 患濕疹、皮炎的人本身是一種過敏性的體質,

這種過敏性體質是父母遺傳的, 它們在皮膚上表現的是濕疹、皮炎和蕁麻疹, 在鼻是過敏性鼻炎, 在氣管則是過敏性哮喘。

臨床表現

本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 其炎症可由急性到慢性, 反復發作, 劇烈瘙癢。 皮疹在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表現。

1.嬰兒期

以往又稱嬰兒濕疹。 大約60%的病例都在1歲以內發病, 通常在出生2個月以後。 初為頰面部紅斑、瘙癢, 繼而在紅斑基礎上出現針頭大丘疹、丘皰疹, 密集成片。 由於搔抓、摩檫, 很快形成糜爛、滲出性損害和結痂等。 皮疹迅速擴展到其他部位, 包括頭皮、額部、頸、腕、四肢屈側等。 滲出性損害最常見於嬰兒。 皮疹多形性, 界限不清, 由於搔抓, 可出現繼發性損害及感染。

病情時輕時重, 某些食品或環境因素可使病情加重。 一般在2歲以內逐漸好轉、痊癒。

2.兒童期

多在嬰兒期緩解1~2年後, 自4歲左右開始加重, 少數嬰兒期延續發生。 皮損累及四肢伸側或屈側, 常限於肘窩、膕窩等處, 其次為眼瞼、顏面部, 皮損潮紅, 滲出現象較嬰兒期輕, 丘疹暗紅, 伴有抓破等皮膚損傷, 久之, 皮疹肥厚呈苔蘚樣變。 少數可呈結節性癢疹樣損害, 呈黃豆大小、角化明顯的隆起性堅硬結節, 正常皮色或暗褐色, 表面粗糙, 散佈於四肢伸側, 附近淋巴結可腫大。

3.成人期

指12歲以後青少年及成人階段的特應性皮炎, 可以從兒童期發展而來或直接發生。 皮損為苔蘚樣變, 或呈急性、亞急性濕疹樣損害, 好發於肘窩、膕窩、四肢、軀幹。

除上述症狀外, 皮疹常為泛發性乾燥丘疹, 或局限性苔蘚化斑塊。 抓後有血痂, 鱗屑及色素沉著, 較少滲出。 皮膚廣泛受累和苔蘚化, 可形成“播散性神經性皮炎”改變。 60%~70%可伴有支氣管哮喘或過敏性鼻炎史。

治療

1.全身治療

①抗組胺類藥主要起鎮靜止癢作用。 常用撲爾敏。 皮損消退後, 最好能繼續用數日。 ②抗生素對皮損廣泛且有糜爛、滲液的病例, 即使沒有明顯細菌感染的表現, 也應適當給予抗生素治療。 如紅黴素。 ③類固醇激素原則上不用於一般病例, 但異位性哮喘例外。 對嚴重病例, 為儘快控制症狀, 可短期(2~3周)使用。 ④免疫抑制劑包括硫唑嘌呤、環孢素A(CYA)和干擾素等。

2.局部治療

①類固醇激素用於炎症較重但無明顯糜爛、滲液的皮損。

在療程中適當更換品種, 起初用強效的, 以儘快控制症狀, 數日後逐漸換成中、低效的。 對不同部位的皮損, 在品種選擇方面也應注意。 皮損面積廣泛, 尤其嬰幼兒, 宜選用作用較弱或低濃度的製劑。 ②抗生素用於感染的皮損。 常與類固醇激素並用。 ③焦油類煤焦油、糠餾油等對本病有效, 常用糊劑, 單獨外塗或與激素製劑並用。

有皮炎的患者在平時的飲食上就要特別的注意了, 不要吃一些海鮮, 這是很容易能夠引起過敏症狀的, 一定要有忌口的, 如果出現了皮炎, 不要用手去撓, 這樣就會很容易引起皮膚感染的, 大家應該注意皮炎的科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