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湯圓和元宵的區別

文章導讀 湯圓和元宵的區別, 這個問題有很多的人都和我談過, 但是對於這兩者的區別, 大多數的人不太瞭解。 因為他們都認為湯圓與元宵是一樣的。 因為到了每年的正月十五都是吃元宵, 無論是南方人還是北京方都會吃。

而據專家講, 其實湯圓和元宵是有區別的, 這是兩種不同的食品。 雖然說是兩者的外形以及製作的原料上面都相同, 但是這兩者卻不是同一種食品。 在北京叫做是元宵, 而南方則叫做是湯圓, 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湯圓和元宵的區別。

北方“滾”元宵

1元宵在製作上要比湯圓要繁瑣得多:

首先需將和好、凝固的餡切成小塊, 過一遍水後, 再扔進盛滿糯米面的笸籮內滾, 一邊滾一邊灑水, 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面滾成圓球方才大功告成。

2由於製作工藝不同, 元宵比湯圓的口感要粗一些。

3元宵的餡料相對單一, 傳統元宵以甜餡為主,

餡料多為白糖芝麻、桂花什錦等。

4元宵煮後, 湯會比較濃, 跟糯米面粥似的, 表皮鬆軟, 餡料硬實有“咬勁”, 果香和米香濃郁。

南方“包”湯圓

1湯圓的做法有點兒像包餃子:

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跟做餃子時和麵一樣), 放置幾小時讓它“醒”透。 然後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大碗裡備用(不須像做元宵那樣切成小塊)。 湯圓餡含水量比元宵多, 這是兩者的區別之一。 包湯圓的過程也像餃子, 但不用擀麵杖。 濕糯米粉粘性極強, 只好用手揪一小團濕面, 擠壓成圓片形狀。 用筷子(或薄竹片狀的工具)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 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圓。 做得好的湯圓表面光滑發亮, 有的還留一個尖兒, 像桃形。 湯圓表皮已含有足夠的水份,

很粘, 不易保存, 最好現做現下了吃。

2湯圓越軟、滑越好, 所以對糯米原料很講究。 要選粘性特強的品種。 加工工藝上也有說法, 要用“水磨粉”。 就是說, 把糯米粒用水泡過後, 連水帶米一起上磨(象磨豆漿那樣), 而且最好用石磨磨。 磨成的粉用紗布袋吊起來瀝幹, 可以冷藏三四天(時間長了會發酸)。 可見, 好的湯圓很難工業化生產出來, 這又是它與元宵不同的一個特點。

3湯圓的餡料更為豐富, 涵蓋甜鹹葷素, 在傳統甜餡的基礎上加入肉丁、火腿丁等餡料。

4南方的湯圓有多種“流派”, 現在最出名的是寧波的“黑洋酥”湯圓。 所謂“黑洋酥”就是豬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 而且豬油不是熬出來的純油, 要用取自豬肚子裡的原塊的“板油”。

撕去“板油”外面的網膜後用手工擠壓、揉搓它, 再一點一點地摻入黑芝麻粉。 這東西從現代保健觀點看是絕對的糟粕, 可吃起來口感極佳:滑糯軟燙, 值得一試。

現在對於湯圓和元宵的區別大家都知道了吧。 不過提醒大家的是, 無論是湯圓還是元宵, 都不宜多吃。 特別是老人, 兒童或者是消化不好的人, 有胃病, 腎病, 胰腺炎的, 肥胖的人最好不吃, 或者是少吃一點。 因為這兩者是屬於一種不易消化, 而且熱量高油脂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