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心血虛的偏方

心血虛, 病證名。 多由失血, 過度勞神, 或血的生化之源不足所致。 癥見心悸, 心煩, 易驚, 失眠, 健忘, 眩暈, 面色蒼白, 唇舌色淡, 脈細弱等, 治宜補血安神。 血為陰, 故亦作心陰虛。 若兼見心煩口干、手足心熱, 潮熱, 盜汗, 舌紅少津、脈細數, 乃心陽虛。 針對, 我們總結了一下偏方或者飲食方式, 患者可以依據自身條件來嘗試, 從而減少病情的發生。

偏方1

四物湯加味:全當歸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熟地12克;炙黨參15克、炙黃芪15克、柏子仁10克、酸棗仁10克、龍眼肉10克。

上方濃煎, 取汁200~300毫升, 每日1劑, 溫服。 每日3次。

加減變化:若兼見陰虛, 癥見潮熱, 盜汗, 心煩口干, 去熟地加生地15克、麥冬10克、玉竹12克、百合15克、五味子10克, 以滋養心陰;若兼見心氣虛怯, 癥見善恐易驚, 可加炒棗仁至15克、生龍齒20克、珍珠母24克, 以養心鎮驚;兼見脾虛, 癥見納食不旺, 食后脘脹者加炒二芽各15克, 炒白術10克, 佛手片12克, 以健脾和胃;若見清氣下陷,

癥見大便溏薄, 可加炒白術10克, 山藥12克, 茯苓10克、煨葛根10克以升陽止瀉;若兼見心動悸, 脈結代者, 宜合炙甘草湯加減以益氣養血, 滋明復脈。

偏方2

生姜、桂枝、樟腦、冰片、松節油、木瓜、阿魏、羌活、當歸、沒藥等制成狗皮膏貼于心痛部位的敏感區。 每2天換一次, 停藥一天, 連貼2~3次為一療程。

偏方3

(1)紅棗20

枚去核、黑木耳30克、冰糖適量, 文火燉爛, 取汁500毫升, 飲湯、服藥均可。 每日可作茶飲, 本方益氣養血適用于氣血雙虧者。 (2)雞汁粥:取3~4斤母雞一只, 剖洗干凈后, 濃煎雞汁, 以原汁雞湯(去浮油)分次同粳米2兩煮粥, 先用武火煮沸, 再改文火煮到粥稠即成。 本方適用于體弱羸瘦, 氣血虧損, 所致的衰弱癥候。 (3)豬肝60克, 菠菜適量。 前者煮熟研泥, 菠菜放入沸水略燙數分鐘(去掉草酸),

撈出后切細, 然后一起同粳米120克煮粥。 本方能補益氣血, 適用于心血不足者。

血不足導致心血虛, 因此一要日常注意食療, 可以用蓮子, 粳米。 紅豆, 花生, 薏米煮粥喝。 二要心里上的緩和緊張的情緒, 積極鍛煉身體, 增強免疫力和自身的新陳代謝循環。 以上偏方可根據個人情況進行選擇, 有中藥調理亦有食物療法, 堅持服用可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