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慢性腎臟病分期?

慢性腎病一般病情發展的速度雖然緩慢, 但是及時治療是很關鍵的, 如果慢性腎病沒有及時針對性有效的治療, 是很容易導致病情惡化的, 最終可能會引起尿毒癥, 很多人對於腎病不重視, 導致就診的時候已經出現了腎功能衰竭, 晚期了, 給治療帶來很大的難度, 其實慢性腎病是分期的, 那慢性腎病究竟怎麼分期的?

第一期腎功能儲備代償期。 因為腎臟儲備代償能力很大, 因此臨床上腎功能雖有所減退, 但其排泄代謝產物及調節水、電解質平衡能力仍可滿足正常需要, 臨床上並不出現症狀, 腎功能化驗也在正常範圍或偶有稍高現象。 第二期腎功能不全期。 腎小球已有較多損害, 60%-75%, 腎臟排泄代謝廢物時已有一定障礙, 肌酐尿素氮可偏高或超出正常值。 病人可以出現貧血, 疲乏無力, 體重減輕, 精神不易集中等。 但常被忽視, 若有失水、感染、出血等情形,
則很快出現明顯症狀。

第三期腎功能衰竭期。 腎臟功能已損害相當嚴重, 75%-95%, 不能維持身體的內環境穩定, 患者易疲勞, 乏力, 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狀加劇, 貧血明顯, 夜尿增多, 血肌酐、尿素氮上升明顯, 並常有酸中毒。 此期又稱氮質血症期。 第四期尿毒癥期或腎功能不全終末期。
此期腎小球損害已超過95%, 有嚴重臨床症狀, 如劇烈噁心、嘔吐, 尿少, 浮腫, 惡性高血壓, 重度貧血, 皮膚瘙癢, 口有尿臊味等。

兒童、青壯年、老人等都可能被慢性腎病纏上, 特別是這六類高風險人群更要注意:

糖尿病、高血壓患者,

尤其是患病時間長, 血糖、血壓控制不佳者;

代謝性疾病患者, 如肥胖、高血脂、高尿酸等患者;

有腎病家族史者, 如直系親屬中患多囊腎者;

65歲以上的老人;

長期服腎毒性藥物的人群。

除高危人群外, 如果生活中有吃得太咸、喝水少、常憋尿等不良生活習慣, 也可能誘發慢性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