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十大致癌物七種脫嫌疑
上周, 一則《致癌食物名單, 分享一次救無數人》的資訊快速在網上流傳。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瓜子、口香糖、果汁、爆米花都上了“黑榜”, 不少網友大聲驚呼“中槍”。 這些吃了幾十年、上百年的食物到底有多可怕?專業人士告訴, 這則網路資訊披露的十種致癌食物中, 七種基本沒有致癌風險。
安全
瓜子:未黴變不會致癌
瓜子一直是很多居民的“當家零食”。 網傳瓜子會吸收土壤中的鉛、鎘、鎳等重金屬, 吃瓜子還會消耗大量的膽鹼, 使人體脂肪代謝發生障礙, 導致肝臟集聚大量脂肪。
“這有些危言聳聽了。 ”北京農學院食品品質與安全系教師高秀芝博士表示,
高秀芝說, 如果吃太多的瓜子的確會加重肝臟負擔, 但是一般不會有人把瓜子當飯吃, 所以吃瓜子吃成脂肪肝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但專家提醒市民, 如果瓜子在食用時嘗到苦味、黴味, 一定要立即吐掉, 並漱口, 這樣子的瓜子多半會含有致癌物——黃麴黴素。
爆米花:新制法降低鉛中毒可能
與瓜子“功用”相近的爆米花一直被傳可能造成鉛中毒。 高秀芝說傳統的轉爐式爆鍋的確會使爆米花含鉛, 但這種制法已經很少見了。
口香糖:致癌物濃度極低
青年人喜歡的口香糖中的阿斯巴甜據稱也是致癌物, 其中的白片膠還會刺激腸胃。 對此專家表示只要不整瓶地吞食口香糖, 一般不會達到致癌濃度。 吃口香糖的最大隱患是咀嚼時間過長, 會造成口腔肌肉勞損。
臭豆腐:傳統發酵制法很安全
在網傳的十大致癌物中, 街頭小吃臭豆腐被稱含有揮發性鹽基氨和硫化氫, 還容易被微生物污染。 實際上, 臭豆腐“聞著臭”, 是因為豆腐在發酵醃制和後發酵的過程中, 所含蛋白質經過一系列反應最終產生一種叫硫化氫的具有刺鼻臭味兒的化合物。
高秀芝提醒說, 一些不法商販在臭豆腐的製作過程中添加“臭精”, 不經自然發酵純粹人為調配, 這種聞上去相當“經典”的臭豆腐味兒其實是一種化工原料味道。 但據介紹, 這些化學製劑與癌症有多大關聯尚待研究。
豬肝:少吃有益健康
同樣有利也有弊的當屬“黑榜”上的豬肝。 專家說, 肝臟是解毒器官, 網友稱豬肝可能會有獸藥、抗生素、瘦肉精等殘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這些物質與癌症沒有直接聯繫。 豬肝不是不能吃, 但其膽固醇較高, 肥胖超重、膽固醇偏高人群儘量不要食用。
味精:少量攝入無害
“致癌黑榜”中的調味劑味精, 被指其中的右旋麩氨酸能變成危害身體的自由基, 攝入過多會導致缺鈣, 對人體生殖系統不利。 專家表示, 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 它可以小麥、大豆等蛋白質含量高的原料經水解法制得或以澱粉為原料經微生物發酵法生產, 也可用甜菜、蜂蜜等通過合成制得, 作為調味劑少量攝入無害, 也沒有與癌症直接相關的研究結果。 如果實在不放心, 可以用蘑菇、海鮮等含有天然鮮味劑的食品替代。
果汁:熱量與癌症沒必然聯繫
瓶裝果汁也進入了致癌食物榜單,
高秀芝說, 瓶裝果汁中最不可取的當屬果汁飲料, 一般都會加入大量的糖、穩定劑、甜味劑、酸味料、護色劑以及香料等多種添加劑, 而且果汁裡基本不含水果中的纖維素。 因此, 食用新鮮水果是營養學上最好的選擇。
危險
醃菜:醃制2至10天風險高
高秀芝告訴, 醃菜如果食用不當致癌風險最大。 “幾乎所有的醃菜和醬菜都含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被吃到胃裡後, 在胃酸作用下與蛋白質分解產物二級胺反應生成亞硝胺。
高秀芝說, 醃菜的醃制時間也與致癌性有密切聯繫。 當食物中加入鹽醃制後24小時至醃制後的10天內, 亞硝酸鹽的含量是很高的, 20天后亞硝酸鹽基本消失。 高秀芝建議, 儘量食用醃制24小時內或20天以上的醃菜。 吃醃菜時最好同時吃點兒抑制亞硝胺形成的食物, 如大蒜、茶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油條:每週食用別超1次
油條是市民餐桌上的“常客”, 被列入致癌“黑榜”是因為其傳統製作工藝中須添加明礬(化學名:十二水合硫酸鋁鉀)。 此外, 河粉、粉絲也屬於和油條性質相近的食物。 鋁會在人體內累積, 且很難排出, 毒害大腦及神經細胞, 嚴重的可導致老年癡呆症。 長期食用含鋁的食品有很大的致癌風險。
高秀芝說,對油條等食物也不必視若“猛虎”,建議每週食用不超過1次。
皮蛋:標注無鉛也含鉛
高秀芝介紹,現代工藝製作的“無鉛皮蛋”還是含鉛的,最好不要給孩子吃。鉛、銅含量高的皮蛋蛋殼表面的斑點會比較多,剝殼後也可看到蛋白部分顏色較黑綠或偶有黑點,不宜選購。鉛中毒時的表現為失眠、貧血、好動、智力減退等。根據研究,長期食用含鉛的食品也有很大的致癌風險。
高秀芝說,對油條等食物也不必視若“猛虎”,建議每週食用不超過1次。
皮蛋:標注無鉛也含鉛
高秀芝介紹,現代工藝製作的“無鉛皮蛋”還是含鉛的,最好不要給孩子吃。鉛、銅含量高的皮蛋蛋殼表面的斑點會比較多,剝殼後也可看到蛋白部分顏色較黑綠或偶有黑點,不宜選購。鉛中毒時的表現為失眠、貧血、好動、智力減退等。根據研究,長期食用含鉛的食品也有很大的致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