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在高原心跳很快怎麼辦

在高原地區, 心跳加快多是因為缺氧, 心率代償性的增加, 這是非常常見的, 屬於高原反應。 關鍵在於心跳增加了多少, 有多麼的快速, 有沒有影響到呼吸。 如果心跳長時間超過每分鐘120次, 則有可能造成快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會有很嚴重的後果。 那麼到了高原後產生高原反應後有哪些應對措施呢?趕緊來看看吧。

高原反應應對措施(高營養)

一、高原的環境特點

1. 缺氧 從海平面到10萬米的高空, 氧氣在空氣中的含量均為21%。 然而, 空氣壓力卻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由此導致空氣稀薄, 因此氧氣壓力也隨之降低。 據測算, 在海拔4270米高處, 氧氣壓力只有海平面的58%。 所以, 儘管氧氣在大氣中的相對比例沒有變化, 但由於空氣稀薄, 氧氣的絕對量卻變小了, 由此導致了缺氧。

2. 寒冷 根據氣象測定, 海拔高度每升高150米, 氣溫會下降1度。 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

氣溫下降6.5度。 因此, 高原地區的氣溫比同一緯度的其它地區更寒冷。

3. 濕度低 高原的濕度較低, 使人體排出的水分增加。 據測算, 高原上每天通過呼吸排出的水分為1.5升, 通過皮膚排出的水分為2.3升, 在不包括出汗的前提下, 就達到同一緯度平原地區人體所有體液排出總和的1倍。

4. 陽光輻射強 在海拔3600米高處, 宇宙間的電離輻射, 紫外線強度和對皮膚的穿透力是海平面的三倍。 另外, 這些射線通過積雪的反射也非常強烈。 據測定, 積雪可將90%的紫外線反射回地表面, 而草地的反射率僅為9%-17%。 換句話說, 由於積雪的作用, 人體將遭受紫外線的雙重輻射。 高原的環境特點確實非同凡響。 對此, 人體並不是被動地應付, 而要根據環境作出相應的調整。 對短期的旅遊者而言, 調整是暫時的, 而千百年來一直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們, 則早已形成了適應性變化。

二、人們的體內將經受哪些變化。

血液系統 進入高原後2小時, 由於缺少氧氣, 機體開始產生過多的紅細胞以適應缺氧環境, 血紅蛋白每星期升高1.1克, 約6星期後, 機體血紅蛋白將升高至原有水準的1.4倍, 即20克左右。 這種高血紅蛋白症的現象在高原地區很常見, 但回到低海拔地區後, 高血紅蛋白症會逐漸回到原來的水準, 並在繼續下降3星期後出現輕度貧血。 隨後血紅蛋白水準還會上升至正常。

因此, 從高原回到低海拔地區後的1個月左右, 不宜重返高原, 否則, 處於貧血狀態下的人體更容易得高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