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推拿

冬季感冒怎麼辦 警惕8個治療感冒誤區

冬季天氣寒冷, 人們的抵抗力下降, 這個時節易感冒, 感冒雖不是什麼大病, 但是有些人治療了很長時間都沒好轉, 拖拖拉拉半個月還沒痊癒, 這個時候就要看看是否犯了下面的認識和治療誤區,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治療感冒易犯的錯誤, 大家可要警惕了。

感冒是受涼引起, 蓋個厚被子捂出汗就好 不少人認為傷風感冒是由於內積寒氣引起, 主張捂汗治療, 讓病人喝熱生薑水, 用被子蒙住身體, 直至捂出一身汗為止。 這種做法不一定適應病情, 病人出汗過多, 容易發生脫水症狀, 也可能因身體內部電解質失衡而加重病情或引起併發症狀。

感冒期間沒胃口, 少吃點東西感冒就早點好 這種觀點欠妥。 感冒時腸胃蠕動減慢, 消化液分泌減少, 進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容易引發消化不良, 此時應該吃一點稀飯和蔬菜等容易消化食品, 且應與平時食量大致相當,

不能相差太多。

感冒算啥?跑跑步出出汗就好了 一旦感冒, 便刻意進行一些如跑步、打球等運動來緩解。 這種做法有時適得其反, 加大運動量會增加體能消耗, 使身體抗病能力減弱, 存在病情加重的風險。

秋冬季容易出現燥咳, 主要是因為濕度過低,

影響上呼吸道及口腔黏膜濕度而引起炎症或乾燥所致。 雖然不是嚴重的疾病, 但是稍有疏忽, 可能會因此引發氣管炎和支氣管炎, 所以大家在自行用藥和調理時也要引起重視, 避免以下感冒咳嗽的用藥誤區。

沒分清感冒類型就濫用抗菌藥 咳嗽最常見於感冒, 而感冒的罪魁禍首多是病毒。 抗菌藥主要是針對細菌感染, 對病毒無效。 咳嗽時濫用抗菌藥非但改善不了症狀, 反而會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 當真正發生感染時, 藥物就有可能失去療效。

信賴一種感冒藥, 一感冒就吃 引起咳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中醫將咳嗽分為熱咳、寒咳、傷風咳嗽、內傷咳嗽等, 因此止咳中成藥也有寒、熱、溫、涼之分。 不對證下藥,

則無法達到止咳的療效。 例如川貝止咳露、強力枇杷露偏寒, 不適合風寒咳嗽者服用。

一咳嗽就用鎮咳藥 人體的呼吸系統受到病原菌的感染時, 呼吸道內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過咳嗽被排出體外。 如患氣管炎、肺炎等疾病時, 呼吸道上下會存有大量痰液,

這時就不宜使用鎮咳藥, 否則會因咳嗽停止而將痰留在呼吸道內, 使炎症擴散;一般應選用祛痰藥, 如氯化銨、碘化鉀、痰咳淨等。

長期服用鎮咳藥, 忽視其成癮性 中樞性鎮咳藥如可待因雖然鎮咳效果較好, 但長期使用容易成癮, 對藥物產生依賴, 停藥後會出現煩躁不安、噁心和嘔吐等心理和生理症狀, 因此其應用受到嚴格控制, 需要憑處方購買。 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的鎮咳藥是右美沙芬製劑, 鎮咳作用與可待因相似, 在15~30分鐘內快速起效, 並且在有效劑量內無成癮性, 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可替代可待因的一種鎮咳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