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苜蓿草的營養價值

隨著人們對苜蓿草的越來越多瞭解, 它的營養價值以及各種保鮮功效也被挖掘出來, 除了可以幫助我們治療一些疾病之外, 苜蓿草也含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 因為它不僅僅含有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以及礦物質, 各種各樣的微量元素也占了很多成分, 現在我們就一起具體瞭解一下。

想要保證身體的健康, 那麼就需要保證自己身體所需要的各種微量元素以及營養物質, 很多人會選擇吃各種各樣的保健品, 但實際上能夠注重這些常見食物的一個食用, 同樣可以吸受到你所需要的營養。

苜蓿產草量高, 適口性好, 營養價值居牧草之首, 不僅含有豐富的粗蛋白質、礦物質(不含植酸磷)和維生素等重要的營養成分, 並且含有動物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未知生長因數。 在相同的土地上, 苜蓿比禾本科牧草所收穫的可消化蛋白質高2.5倍左右,

礦物質高6倍左右, 可消化養分高2倍左右。 與其它糧食作物相比, 單位面積營養物質的產量也較高, 據東北公主嶺試驗場的測定結果, 苜蓿的蛋白質含量甚至遠高於大豆。 苜蓿的營養成分與收穫時期關係很大, 隨著生長階段的延長, 幹物質含量逐漸增加, 粗蛋白質含量逐漸減少, 粗纖維則顯著增加, 纖維的木質化加重。 晚收割, 產草量大, 莖的總量增加, 葉莖比變小, 營養成分明顯改, 飼用價值下降。 苜蓿營養成分的消化率比較高,特別是粗蛋白質和無氮浸出物。 粗蛋白質中80%~90%是可分解的, 55%~65% 是可溶性的, 因此粗蛋白質消化率一般都在60%以上。 但苜蓿在不同生長階段畜禽的消化利用有差異。 隨著物候期推進, 營養價值降低。
根據陝西省黃土高原綜合治理研究所米脂試驗站(1994)對苜蓿幹物質消化率與其化學成分關係的統計分析的結果表明, 提高苜蓿消化利用率的關鍵是控制纖維木質化程度和減少粗蛋白質損失。 由此看來適時收割和減少運輸和乾燥過程的葉片損失非常重要, 苜蓿葉片的粗蛋白質含量占整株的80%以上。 苜蓿含有動物需要的各種必需氨基酸, 而且含量豐富, 品質好, 如乾草中賴氨酸含量比玉米籽實苜蓿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豐富。 維生素中以胡蘿蔔素含量最為豐富, 微量元素中以鐵、錳含量較多高5.7倍。 但蛋氨酸、酪氨酸、組氨酸的含量較少。 品種和土壤條件對氨基酸含量有一定影響。

很多人在補充蛋白質的時候都會選擇一些豆製品,

因為大豆中含有的蛋白質非常高, 但實際上苜蓿草的蛋白質含量高於大豆, 所以說我們需要瞭解這些事物的嘗試這樣子就可以, 給自己的身體提供更多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