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輸液能好得更快嗎?
不少中老年人說:“記得小時候, 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 如果燒得不高, 都是採用喝姜湯水、白蘿蔔茶等土辦法, 捂在被窩裡出出汗, 幾天也就好了, 實在不行才吃幾片藥, 很少輸液的。 ”
而現在, 感冒輸液是常有的事, 也是醫生採取的主要治療手段, 特別是感冒多發季節, 醫院、門診“吊瓶林立”, 一派“熱鬧”景象。 國家發改委2009年統計資料顯示, 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 平均到13億人口, 這相當於每個中國人一年裡掛了8個吊瓶, 遠遠高於國際上2.5~3.3瓶的平均水準。 而2010年的數字可能還超過這個統計結果,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注射大國”。
感冒真的需要輸液嗎?為此, 記者採訪了周口市中醫院門診內科主任趙韶光。 他認為:感冒發燒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治療一般不需要輸液, 吃點解熱、鎮痛、退燒的藥, 配合補充維生素C就行了。 如果病情厲害, 才需要輸液, 但不一定非要用抗生素。 對於病毒至今還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 單純靠輸入抗生素根本無效, 即使是細菌引起的輕度感染, 也不必輸液治療, 口服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即可治癒。 特別是抵抗力差的病人, 在病種複雜的觀察室輸液, 易發生交叉感染, 可能會引起新病, 甚至有人還會出現輸液反應, 從而加重病情。
輸液治療真的好得快嗎?
在一般人的印象裡, 輸液最大的好處就是“好得快”, 甚至一些醫生也會作出這樣的解釋。
《生命時報》記者在英國居住多年觀察發現, 很少有人會為了感冒跑去醫院, 即使到了醫院, 醫生們的建議往往也是:“這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 不用吃藥、打針, 靠你自己的免疫力就能好起來”。 或許有人強調自己還在發燒, 醫生會說, 要麼在醫院裡, 要麼回家,
是病情需要, 還是利益驅使?
儘管口服感冒藥物副作用小, 價格便宜, 療效又與輸液基本相同, 在競爭中幾乎“頑勝”。 可回到現實, 這些優勢似乎被人們完全忽略了。 每到感冒高發的季節, 醫院裡的場景總是一片“吊瓶森林”。
醫生為什麼不選擇價格便宜的口服藥給患者治病呢?趙韶光認為:普通治療感冒的藥品, 價格很便宜, 一天幾角錢到幾元錢, 一個星期也沒有多少錢, 輸液就不一樣了, 一次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這裡面就有好大的價格空間,
很多人這樣評價:經濟利益驅使正推動著“吊瓶林立”的現狀愈演愈烈。 花上百元甚至上千元來治療感冒簡直像“導彈打蚊子”。
當然, 不少患者由於受不正確思想誤導, 動輒要求輸液的也不在少數。
輸液治療感冒, 風險知多少?
治療感冒靜脈滴注不僅費用貴, 而且存在很大的風險。 從醫學上來講, 在藥物治療中, 不同的藥品都有可能出現一定的副作用。 當人們使用口服的藥片、膠囊的時候, 藥物通過消化系統進入血液, 這個過程相對比較緩慢, 造成的不良反應也相對比較輕。 一些可能引起過敏的雜質可能在消化道裡就被分解掉了。
輸液器具在生產和儲藏過程中如果受到污染, 或者輸液部位的皮膚沒有經過完全消毒, 或者配藥的時候操作不規範, 輸液的過程還會成為一道橋樑, 讓病毒、病菌能夠輕鬆進入人體。
如果使用的藥液濃度過稀或者過濃, 就可能在進入人體後, 破壞體內的電解質平衡;輸液速度如果過快, 或者輸入過多藥液, 還可能引發高血壓、心臟衰竭和肺水腫。
趙韶光認為:即使消毒、操作都合格了, 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所以, 記者提醒患者, 感冒發燒慎重輸液, 珍惜健康, 從自己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