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飯后不必刻意避免運動

空腹運動要不得

在不清楚真相的情況下, 很多人選擇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殊不知遵守“飯后不能運動”的生活準則也有潛在的風險。 比方說, 對兒童來說, 我們的半個小時對他們來說就像半個世紀那么長, 如果強制規定他們飯后半個小時不準出去玩兒的話, 可是要把這些小祖宗給憋壞了。

即使不考慮小祖宗的感受, 對于忙碌的現代都市人來說, 如果恪守飯后不能運動的“準則”, 可能就很難抽出時間來運動了。 而且飯后不能運動的說法可能還會造成一些人選擇不吃飯直接去運動, 容易造成“空腹運動”的情況,

而空腹運動很容易造成低血糖發作, 反而增加了運動時發生危險的可能。 因此在飯后什么時候運動的問題上, “寧可信其有”未必是最好的策略。

消化不良是怎么回事?

言歸正傳, 要探討飯后運動會不會引起消化不良, 首先要對消化不良這一疾病有所了解。 消化不良是指一種慢性的、反復發作的上腹部疼痛或不適感,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胃老是痛或不舒服。 “胃不舒服”是一種非常籠統的說法, 很多人能表達出自己不舒服的感受, 卻很難具體描述出“哪里不舒服”。 因此醫生對消化不良的情況進行了非常詳細的分類, 包括早飽、餐后飽脹不適感、胃部疼痛和胃部燒灼感。 消化不良的病人可以同時有一種或多種癥狀。

消化不良的發病率非常高, 一般估計人群中有25%的都患有消化不良, 美國每年都有9%的以前從未有癥狀的人新發消化不良[2]。 由于只有約10%的消化不良病人會去醫院就診, 因此實際發病率可能比這個估計的數據更高。

可以發現, 對消化不良的病人來說, 餐后本來就可能發生飽脹不適感。 當這類病人飯后運動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時, 可能會對此印象深刻, 而將其歸咎于飯后運動, 殊不知進餐本來就會誘發消化不良的癥狀, 很有可能和運動沒有任何關系。 雖然這只是一個推論, 但是當我們總結醫學界對消化不良的病因或誘發因素的認識時候, 就會發現, 認為運動、或飯后運動會引起消化不良的癥狀的觀點是缺乏依據的。

很多胃和食管的疾病會引起消化不良, 包括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消化道腫瘤等。 另外, 還有一些無法找到明確病因、在胃腸道無法找到明確病灶的消化不良, 醫學上稱之為功能性消化不良。 雖然無法確知病因, 但是目前已知有一些因素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有明顯的相關性。 比如幽門螺桿菌感染、吸煙、飲酒、解熱鎮痛藥和精神壓力等等, 目前仍沒有證據證明運動或飯后短時間內開始運動與功能性消化不良存在相關性。

值得說明的是, 上面談論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患者通常至少要有6個月以上的腹痛、腹部不適的病史, 是一種慢性的消化不良癥狀。 對于那種偶爾發生的短暫的腹痛、飯后腹脹的癥狀,

醫學上稱為“急性自限性消化不良”。 這種情況就像感冒一樣, 因為一些因素誘發發病, 即使不吃藥也能很快痊愈。 已知可能誘發急性自限性消化不良的包括食物過敏、食物中毒, 服用解熱鎮痛藥、二甲雙胍, 急性胃腸炎等。 同樣的, 沒有證據表明這一類消化不良可以被運動或飯后短時間內開始運動所誘發。

飯后運動, 因人而異

即使不考慮缺乏證據支持, “飯后不宜運動”的理論基礎也經不起推敲。

通常認為飯后不能立即運動的原因是因為吃完飯后人體的血流會集中到胃, 用以消化食物。 如果此時開始運動的話, 會血液會流到骨骼肌, 胃的血液供應就減少了, 因此引起消化不良。 且不論增加骨骼肌的血供是否會引起胃血流量的減少,

也不論胃血流量減少是否與消化不良有關, 如果胃在工作的時候不能運動的話, 那么考慮到胃內的食物通常要經過4-6個小時才能徹底排空, 那么飯后不止半個小時, 而是數個小時之內都不能運動了。 果真如此的話, 恐怕大多數運動的人都“犯了錯”, 在不適合的時間運動了。

當然, 以上的分析并不是要推薦大家在飯后馬上開始運動, 而是希望大家不要被誤導, 失去運動的機會和動力。 別忘了, 缺乏運動造成的明確的健康風險, 比飯后運動造成的可能的健康風險, 要嚴重的多。 正確的做法是, 在有進一步的證據證明“飯后立即運動”確實會誘發消化不良以前, 根據自身情況安排運動時間即可,

注意不要空腹時運動, 容易引發低血糖。 如果你確實經常在飯后運動時出現胃痛或胃部不適, 那么很有可能你已經是罹患消化不良的患者, 應該到正規醫院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