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退燒的物理療法,家有寶寶要注意

發燒時物理降溫雖不能徹底的解決病毒引起的不適, 但若在緊急情況沒有藥物治療, 也去不了醫院, 物理降溫可以大大的緩解疾病引起的不適, 同時能夠延遲病情的發展。

大人

在有發燒時, 可考慮應用酒精兌適量的溫水, 進行擦拭手心、腳心、腋窩及腿窩處的, 是可以起到退燒的功效的。 在有咽喉炎或支氣管炎時, 應考慮聯合消炎及止咳類藥物進行調理治療的.如果高燒無法耐受, 可以採用冷敷幫助降低體溫。 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塊濕冷毛巾, 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 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 應換一次, 反復直到燒退為止。 也可將冰塊包在布袋裡, 放在額頭上.

寶寶

1、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 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 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 準備75%的酒精100毫升, 加溫水等量, 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 不能過冷, 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 致使熱度又回升。 酒精擦浴時, 用小毛巾從寶寶頸部開始擦拭, 從上往下擦, 以拍擦方式進行, 腋 窩、腹股溝處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膚微微發紅, 有利於降溫。 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 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2、溫水洗澡

洗澡能幫助散熱。 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 可以多洗澡, 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 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 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 容易導致缺血缺氧, 加重病情。

3、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緩解不適。 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

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 倒入2/3盆水, 水溫要略高於平時, 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 以寶寶能適應為標準。 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 既使血管擴張, 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