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健康

顯示器輻射可能導致白內障

白內障(Cataract)晶狀體混濁稱為白內障。 老化、遺傳、代謝異常、外傷、輻射、中毒和局部營養不良等可引起晶狀體囊膜損傷, 使其滲透性增加, 喪失屏障作用, 或導致晶狀體代謝紊亂, 使晶狀體蛋白發生變性, 形成混濁。 分先天性和後天性。

過於頻繁接聽手機會導致白內障。 實驗證實:手機接聽中產生的電磁微波會損傷眼球的晶狀體, 破壞細胞通訊連接功能。

這項發現新近已發表在世界最權威的眼科類雜誌——《眼科視覺研究》上。 這項發現同時質疑了國際現行的微波安全標準, 目前國際輻射電磁波協會將可能重新制定微波輻射的安全標準。

質疑國際微波輻射安全標準

手機有沒有害?這個話題一直爭論不休沒有定論。 手機製造商們認為, 手機微波輻射只要控制在國際規定的輻射安全標準——一種叫比吸收率“2瓦/每公斤”的限度內, 就對人體無害。

實驗卻得出論證:即使手機在國際輻射安全使用標準內, 長時間使用仍然對眼睛等人體部位有損傷。

實驗室裡, 一台聯合國提供的微波發生器, 不斷類比著安全輻射標準下人們接聽手機的狀態。 微波強度在安全標準狀態下, 持續“接聽”兩小時後, 晶狀體活體細胞樣本, 無一倖免地遭到了損傷, 顯微鏡下, 它們的細胞通訊連接功能的基因都產生了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