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喝湯養生講究多 誤區切不可入

導讀:喝湯是最養生的, 那麼怎麼喝湯才能夠讓營養吸收的更充分呢?

感冒的時候不適合煲湯進補, 就連品性溫和的西洋參也最好不服用, 因為這些油膩的湯容易加重感冒症狀。

月經前適合補性溫和的湯, 千萬不要因為補得過火導致經血過多。 具有食療作用的湯要經常喝才能起到作用, 每週喝2—3次為宜。

誤區

取湯而棄肉:錯!一般人認為營養都集中在湯裡, 所以煲好的湯就只能喝湯, 對於裡面的肉類, 中藥就棄之不理了, 其實這大錯特錯了。 營養學家們近年來發現, 無論煲湯的時間有多長, 肉類的營養也不能完全溶解在湯裡。 所以喝湯後還要吃適量的肉。 另外, 中藥味道比較怪異, 讓人難以接受, 所以一般人都不會理會。 但有些價值昂貴, 營養豐富, 所以應該消滅掉。




煲參湯的時間越長越好:錯!老人的習慣通常是將參類早早地放到湯裡, 一煲就是2、3個小時, 認為這樣才能將人參的營養都溶于湯中。 其實參類中含有一種人參皂甙, 如果煮得時間過久, 就會分解, 失去其營養價值, 所以, 煲參湯的最佳時間是40分鐘左右。




喝湯養生講究頗多

喝湯誰不會, 可是你知道究竟是應該在餐前喝湯還是在餐後喝湯呢?這可是很有講究的!

老話說“先喝湯, 勝過良藥方”, 其實, 這話是頗有道理的。

吃飯的時候, 食物經由口腔、咽喉、食道最後到胃, 好比經過一條通道。 吃飯前先喝幾口湯, 等於給這條通道加了點“潤滑劑”, 使食物能順利下嚥, 防止幹硬食物刺激消化道粘膜。

吃飯時, 中途不時進點湯水也有助於食物的稀釋和攪拌, 從而有益於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若飯前不喝湯, 吃飯時也不進湯水, 則飯後會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體液喪失過多而產生口渴, 這時才喝水, 反而會沖淡胃液, 影響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所以營養學家認為, 養成飯前吃飯時不斷進點湯水的習慣, 還可以減少食道炎、胃炎等的發生。 專家們的研究還同時發現, 那些常喝各種湯、牛奶和豆漿的人, 消化道也最易保持健康狀態。

當然, 飯前喝湯並不是說喝得越多越好。 一般情況下, 中晚餐前以半碗湯為宜, 而早餐前可適當多些, 這是因為一夜睡眠後, 人體水分損失較多。 進湯時間以飯前20分鐘左右為好, 吃飯時也可緩慢少量進湯,

但切忌“狂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