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有機大米的特點和鑒別方法

有機大米的定義

有機大米——指的是栽種稻米的過程中, 使用天然有機的栽種方式, 完全採用自然農耕法, 從選擇稻米到栽培的方法, 困難度都比一般米高出很多。

有機米使用的肥料一定要是有機肥, 而且種植的土壤政府有規定, 要有 三年都沒有碰到一點化學農藥, 這樣子做可以完全消除稻米內可能有的重金屬, 或者是毒素, 可以達到完全沒有污染的效果。 再加上完全專用的優良碾米機械設備, 就可以達到完全香、Q、黏和無怪味的高品質效果。

有機大米是遵照國家有機農業生產標準種植生產加工的。

在生產中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極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 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採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先進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方式, 而獲得的有機水稻終端果實。 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品位, 有益於人類生存健康優質大米。

有機大米的種植

品種——選用優質香米等稻種作為種植品種。

栽培技術:石灰浸種——用生石灰浸種, 殺死種皮表面的有害病菌;杜絕化學藥劑浸種。

炒土育苗——高溫加熱育苗土壤, 殺死土壤中的有害病菌、蟲卵及草籽;杜絕以殺菌劑、除草劑防治病蟲害。

施有機肥——以有機養殖形成的糞肥為基礎, 以通過有機認證部門認證的有機肥為輔助, 為作物施肥、提供營養;杜絕施用化肥。

人工除草:在水稻的生長過程中, 全部採用人工除草, 杜絕使用除草劑。 病蟲害防治:採用生物及物理方法防治病蟲害, 並輔以人工除蟲;杜絕噴施農藥防治病蟲害。

噴施葉麵肥:採用通過有機認證部門認證的生物葉麵肥, 以葉面噴施作為追肥來提高產量;杜絕用化肥追肥。

有機食品是通過不施用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為手段, 利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 減少生產過程對環境和產品的污染, 並在生產中建立一套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系統, 以促進生物多樣性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有機農業生產是在生產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等物質, 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為手段, 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 採取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 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關係, 促進生態平衡、物種的多樣性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有機食品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 根據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的, 並通過合法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 包括糧食、蔬菜、水果、乳製品、禽畜產品、水產品、蜂產品、調料等。

有機食品在不同的語言中有不同的名稱, 國外最普遍的叫法是ORGACIC FOOD 在其它語種中也有稱生態食品、自然食品等。 聯合國糧農和世界衛生組織(FAO/WHO)的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將這類稱謂各異但內涵實質基本相同的食品統稱為“ORGANIC FOOD”, 中文譯為“有機食品”。

有機大米識別標誌

消費水準制約了有機大米擺上餐桌, 而觀念上的陌生是有機食品不叫座的另一個因素。 記者發現, 幾乎所有消費者對有機食品都沒有清晰的概念, 部分業內人士也是如此。 有機食品標誌由認證機構統一對生產企業發放, 其規格有直徑10毫米、直徑20毫米、直徑30毫米和直徑60毫米4種, 根據企業實際需要向認證機構申請, 認證機構核實後發放, 每年還會審核。 據瞭解, “中國有機產品標誌”的主要圖案由三部分組成,

即週邊的圓形、中間的種子圖形及其周圍的環形線條, 市民購買時可以根據標誌來辨別, 以防誤購。

追求糧食產量而一味地添加化肥、農藥乃至生長激素;產量上去了, 人的健康卻受損了。 於是, 又開始高成本生產有限的有機作物, 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過程, 值得我們反思!

有機產品是完全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藥、激素、添加劑和基因改造技術, 並經有關頒證機構檢測檢查確認為純天然、無污染、安全、營養類食品。 國內市場銷售的有機產品主要有蔬菜、糧食、肉禽、水產品、水果、茶葉、蜂蜜等。

綠色食品在中國是對具有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的總稱。 是指按特定生產方式生產, 並經國家有關的專門機構認定, 准許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的無污染、無公害、安全、優質、營養型的食品。

無公害農產品要求產品的產地、生產加工技術和產品品質、包裝等滿足無污染、安全,其化學合成物含量符合國家標準。無公害農產品是保證人們對食品品質安全最基本的需要,是最基本的市場准入條件,普通食品都應達到這一要求。

准許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的無污染、無公害、安全、優質、營養型的食品。

無公害農產品要求產品的產地、生產加工技術和產品品質、包裝等滿足無污染、安全,其化學合成物含量符合國家標準。無公害農產品是保證人們對食品品質安全最基本的需要,是最基本的市場准入條件,普通食品都應達到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