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不熱卻總出汗怎麼回事

大家都應該知道, 只有在人體感到熱的時候才會產生出汗的感覺。 所以在夏季的時候, 人們出汗這個現象是非常常見的, 甚至有一些人即使不動也達到了汗如瀑布的效果。 可是如果在其他情況下出現了出汗症狀的話就要另當別論了, 因此有的人發現自己明明不是很熱卻容易出汗, 這是怎麼回事呢?

多汗症:

是由於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引起汗腺過多分泌的一種疾病。 交感神經支配全身的出汗。 正常情況下交感神經通過控制出汗散熱來調節人體的體溫。 但是多汗症病人的出汗和面部潮紅完全失去了正常的控制。 多汗和面部潮紅使患者每日處在無奈、焦躁或恐慌之中。

病因

全身性多汗可以是一種異常的生理性反應, 或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的症狀之一。 局部多汗可由於交感神經損傷或異常的反應, 乙酸膽鹼分泌增多,

導致小汗腺分泌過多的汗液。

多汗症從發病原因上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由於全身性疾病造成的 ,如內分泌失調 (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垂體功能亢進等 )、神經系統疾病、部分感染性疾病 (瘧疾、結核等 )和長期生病造成體質虛弱。 只要這些全身性疾病得到控制後多汗的情況就能得到解決。

二是精神性出汗 ,由於高度緊張和情緒激動造成 ,是因為交感神經失調所致 ,內服一些鎮靜藥 (如阿托品、普魯本辛、顛茄合劑等 )具有暫時性的效果 ,但有口乾等副作用。 三是味覺性出汗 ,屬於另一種生理現象 ,如吃某些刺激性的食物 (辣椒、大蒜、生薑、可哥、咖啡 )後引起的多汗 ,這種情況一般不必進行治療 ,只須忌口。

臨床表現

有全身性及限局性多汗兩種。 全身性多汗者皮膚表面常是濕潤的, 而且有陣發性的出汗。 局部多汗常見於手掌、足蹠、腋下、其次為鼻尖、前額、陰部等, 多在青少年時發病, 患者常伴有末梢血液迴圈功能障礙, 如手足皮膚濕冷、青紫或蒼白、易生凍瘡等。 足部多汗由於汗液蒸發不暢, 致足底表皮浸漬發白, 常伴足臭。 腋窩部及陰部多汗時, 由於該部皮膚薄嫩, 經常潮濕摩擦, 易發生擦爛紅斑, 伴發毛囊炎、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