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鯊魚膽的功效與作用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日漸提高, 健康長壽逐漸為我們所重視, 所以現今養生食療的方法非常流行, 中醫趨勢越來越熱, 中藥也再次佔據人們的視野,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藥鯊魚膽。

【別名】 鮫魚膽

【來源】 藥材基源:為皺唇鯊科動物白斑星鯊或其他鯊魚的膽。

【原形態】 1.白斑星鯊, 體細長, 一般在1m以內。 頭寬, 吻稍厚, 前端鈍。 眼橢圓形, 瞬褐平橫外露, 眼後有小型噴水孔。 鼻孔位於口至吻的1/3處, 有鼻瓣。 口呈三角形, 距吻端, 有唇褶, 上唇褶寬扁而長, 下唇褶狹而短。 齒細小而多, 鋪石狀排列。 鰓孔5個, 前3個較寬, 比眼徑較大。

最後2個較狹, 位於胸鰭上方。 背鰭2個, 第1背鰭約於體腔中部上方, 上角圓鈍, 後緣凹入, 下角延長尖突。 第2背鰭稍小, 形狀相似。 臀鰭小, 起點約與第2背鰭基底中部相對。 胸鰭中大, 始於第5鰓孔下方, 後緣斜直或微凹。 腹鰭位於背鰭間隔前半部下方, 內角較尖。 尾鰭狹長, 上葉直而略窄下葉前部微突, 中後部有一凹缺, 後部三角形突出。 背面和上側面灰褐色, 沿側線及側線上方散佈著許多不規則的白色斑點;鰭褐色, 邊緣較淡, 下側面和腹面銀白色。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棲息于近海。 以軟體動物、蝦、蟹及小魚為食。 卵胎生, 每產10餘仔。

【化學成份】 鯨鯊膽含膽酸(cholic acid), 牛磺膽酸(taurocholic acid), 膽色素等。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 主喉痹;瘡癰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

塗敷, 或用其粉調敷, 或膽汁和藥為丸含化。

【摘錄】 《中華本草》

上文就是對鯊魚膽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等的詳細說明, 像鯊魚膽這類藥物在疾病上的效果是非常不錯, 不過要注意的是, 使用鯊魚膽的時候, 需要適量的進行, 不宜使用的太多, 否則對身體也是沒有任何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