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練太極拳 注意5素養
真正的太極拳, 含三為一(混元整體)是其本質屬性——是融太極拳架(套路招式)、太極術功(內功心法)、太極思維(太極智慧)為一體的拳學體系。 因此, 要想真正掌握太極拳, 並不是簡單的學會幾個太極拳套路就算是學會太極拳了, 還必須具備誠信、發願、磨礪、體悟、行動五大內在素養才行。 這五大素養是探研太極拳真諦之基礎中的基礎。 由此可以看出, 太極拳不僅僅是祛病強身的養生術, 亦不僅僅是“聖醫治未病”之免疫力錘煉的精要之一, 更是彌漫中華傳統文化氣息的成功學和心理學。
第一大素養: 誠信
筆者的朋友香港權智集團董事長譚先生學太極拳的時候, 他的太極拳老師說現在流行的太極拳有三大類:其一是有為境界的;其二是有無境界的;其三是無為境界, 你學哪種他問, 哪種太極拳最好老師回答:“無為境界的太極拳!”結果, 譚先生二話沒說, 馬上把有為境界的套路招法放下, 直接進入無為境界之太極拳的學練。 為什麼能放下有為而選擇無為境界的太極拳, 因為他對老師所說的話非常真誠的相信, 沒有分辨心。
“誠”字怎麼寫一個言字旁, 一個成功的成, 一說話就成功, 這就是心誠——幹事情, 靠自己的力量去做, 才能把事情做得成功。 成功的關鍵就是精神非常專一。 從裡到外是一致的, 心念一專、一誠, 就把意識的力量貫穿起來了。
過去講“心”的作用, 心誠, 一句話就成。 實際是說, 在說話之前, 先有意而後有言, 有了意念才說出話來, 意念和聲音結合到了一起。 如果這個“心”, 這個意識, 不是很專一, 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 那就不行了。 儒家在《中庸》裡講“誠能先知”, 心要是誠, 事沒來, 就能知道。
誠心誠意的相信是探研太極拳真諦的第一大精神品質。
第二大素養: 立志
20世紀80年代有個電影叫《神丐》, 主要表現的是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祿禪學拳的故事。 楊祿禪學拳的時候, 一開始去河南陳家溝拜師, 師父認為他條件不好不收他, 又找了幾位老師也不行, 就又回到陳家溝,
陳家的師父問他怎麼回事, 他拿出過去老師寫的推薦信說明原委, 經查證確有此事, 主人感歎地說:“孺子可教!”本來陳家已經關門, 不再收徒, 後來破例收下了他。
楊祿禪為什麼能取得這樣的成就, 關鍵就是他有一定要學好太極拳的願望。 願望一定下來, 就會產生行動的力量。 所以, 我們探研太極拳真諦的時候, 要發一個把它練好的願望。 從成功學的角度來說, 立志是樹立目標。 從筆者所學的內功太極拳、水性太極拳的角度來說, 立志是行動之前的“意在先”, 學拳之前的目標定位。
第三大素養: 磨礪
最有名的例子是禪宗六祖的故事。 六祖本是打柴的, 家裡很苦, 只有一個老母親, 打了柴, 賣錢買糧食, 養活老母親。 有一次六祖聽人念《金剛經》, 覺得很有意思,
六祖不僅開悟了, 而且有修有悟有德, 這是幹累活幹來的呀!六祖舂米8個月舂得很苦, 因為六祖個子不高, 體重較輕, 踩舂米椎壓不下去, 因此必須在腰間綁塊石頭才行;但他一直幹了8個月, 吃了很多苦, 鍛煉出很強的意志力, 功夫也就成了。
其實, 古人練功夫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 都會通過做事情來磨礪身心;只有這樣, 才能把意志的力量錘煉出來。
筆者的幾位老師收徒弟, 都喜歡挑選經歷過許多事的人, 因為這些人經歷過生活的磨礪,
第四大素養: 體悟
如何錘煉悟性, 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以理做意、借假修真。 以理做意, 就是通過讀書(相關的太極文化、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太極拳思維是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基礎的, 所以必須學。 )來琢磨其中的道理或體悟隱藏在文字裡的奧妙, 然後用在太極拳功夫的錘煉上。 借假修真, 就是一開始的時候, 我們要通過看不到、摸不著的精神氣質的錘煉——用形象思維的方式來瞭解它, 體察它, 感覺它, 悟覺它(太極拳之規律的把握), 從而逐漸實現從有為境界過渡到有無境界, 從有無境界進入到無為境界——實現太極拳“全體透空, 應物自然”的“階及神明”境界。
第五大素養: 行動
我認識的太極拳老前輩中,80多歲的唐老是通過自學、自悟等方式而掌握太極真諦的。他退休之後開始天天鑽進王宗嶽的《太極論》等太極拳經典論述中來體悟太極拳的髓核。結果,一來二去,竟了悟了太極的真諦,於是,他把自己體驗到的“理”應用到揉手(推手)等實踐中,許多太極拳名家都不是他的對手了。
此外,筆者的水性太極拳老師,當年跟楊式太極拳名師楮桂亭等學練太極拳的時候,每天練拳7、8個小時,後來,自己編創水性太極拳時,每天練9遍拳,這樣,內在的太極功夫才積攢出來。
只有扎扎實實地行動,才能真正觸摸到太極拳博大精神的內涵——行動包括理論的揣摩和反復練拳。只有經歷“默識揣摩”和拳打千遍的行動,太極拳的真諦才能“其意自現”。那麼,如何行動呢
第一,像唐老一樣,通過體悟太極拳經典理論這個“悟道”的方式來展開自己的行動。
第二,像筆者老師一樣,在身體逐漸強壯的基礎上,盡可能多的通過行動的方式——規定自己每天具體練習太極拳的遍數——定時定點,天天堅持——日久天長就能在潛移默化中練出太極拳的功夫來,從而使自己的身心素質得到比較大的改觀,為最終實現“延年益壽不老春”奠定基礎。
第三,現代人因工作生活的關係,拿不出很多時間練太極拳。沒有關係,只要我們做到練拳前處理完各種雜事,排除干擾,關閉手機,安下心神來一心一意練拳。這樣就能練一遍有一遍的收穫。
第四,先用幾年的時間練好一套太極拳——當然,最好按照太極拳之含三為一的特徵,同時探研太極拳架、太極內功心法、太極理論(太極智慧)——古人所說的一門深入;當有了基礎之後,再去尋師訪友——十方參學——到時候自己就會知曉如何進一步的提高了。
第五大素養: 行動
我認識的太極拳老前輩中,80多歲的唐老是通過自學、自悟等方式而掌握太極真諦的。他退休之後開始天天鑽進王宗嶽的《太極論》等太極拳經典論述中來體悟太極拳的髓核。結果,一來二去,竟了悟了太極的真諦,於是,他把自己體驗到的“理”應用到揉手(推手)等實踐中,許多太極拳名家都不是他的對手了。
此外,筆者的水性太極拳老師,當年跟楊式太極拳名師楮桂亭等學練太極拳的時候,每天練拳7、8個小時,後來,自己編創水性太極拳時,每天練9遍拳,這樣,內在的太極功夫才積攢出來。
只有扎扎實實地行動,才能真正觸摸到太極拳博大精神的內涵——行動包括理論的揣摩和反復練拳。只有經歷“默識揣摩”和拳打千遍的行動,太極拳的真諦才能“其意自現”。那麼,如何行動呢
第一,像唐老一樣,通過體悟太極拳經典理論這個“悟道”的方式來展開自己的行動。
第二,像筆者老師一樣,在身體逐漸強壯的基礎上,盡可能多的通過行動的方式——規定自己每天具體練習太極拳的遍數——定時定點,天天堅持——日久天長就能在潛移默化中練出太極拳的功夫來,從而使自己的身心素質得到比較大的改觀,為最終實現“延年益壽不老春”奠定基礎。
第三,現代人因工作生活的關係,拿不出很多時間練太極拳。沒有關係,只要我們做到練拳前處理完各種雜事,排除干擾,關閉手機,安下心神來一心一意練拳。這樣就能練一遍有一遍的收穫。
第四,先用幾年的時間練好一套太極拳——當然,最好按照太極拳之含三為一的特徵,同時探研太極拳架、太極內功心法、太極理論(太極智慧)——古人所說的一門深入;當有了基礎之後,再去尋師訪友——十方參學——到時候自己就會知曉如何進一步的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