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舌下腺囊腫的偏方

在我們的舌部疾病中有一種疾病是舌下腺囊腫, 舌下腺囊腫的症狀就是我們舌下腺因為某種原因而出現了堵塞等情況而導致出現囊腫, 一般像舌下腺囊腫這樣的疾病比較常出現在青少年身上, 所以家長要懂得這種疾病, 一旦少年兒童遇見舌下腺囊腫才能有效治療。

舌下腺囊腫好發於舌尖腹側小黏液腺及舌下腺, 似蛤蟆氣囊, 俗稱蛤蟆腫。 其發生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由於腺體導管遠端堵塞, 而黏膜又持續分泌, 致使近端擴張形成上皮囊腫, 此被稱為瀦留囊腫;另一種是由於腺體破損, 黏液外漏進入組織間隙, 形成無上皮襯裡的囊腫, 稱為外滲性囊腫。

根治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 殘留部分囊壁不致造成復發。 對全身情況不能耐受舌下腺切除的患者及嬰兒, 可做簡單的袋形縫合術, 待全身情況好轉或嬰兒長至4~7歲後再行舌下腺切除術。

舌下腺囊腫的偏方一:主要用於治療肝腎陰虛者。 症見口幹舌痛, 食欲減退, 舌色紅絳充滑, 或剝苔。 伴潮熱盜汗, 耳鳴耳聾, 腰膝酸軟, 或五心煩熱, 夜寐不寧, 大便燥結。 婦女則經來量多, 色鮮腹痛, 或色黯夾塊, 先後無定期。 脈沉細或滑數。 常選知柏地黃湯、二至丸加減:知母、黃柏、牡丹皮、地骨皮、青蒿、鱉甲、山萸肉、雲苓、山藥、女貞子、旱蓮草、石斛、玄參、天冬、當歸、花粉。

舌下腺囊腫的偏方二:若脾胃虛弱, 失於健運, 水穀不化精氣, 氣血生成不足, 則陰血虧虛不能榮潤於舌, 見舌面裂紋縱橫, 或舌淡而光滑無苔。 伴納食減少、脘腹脹滿、神疲乏力、舌幹而痛, 大便或秘或溏, 婦女則經來量少色淡, 腰腹酸困隱痛, 脈虛緩或沉細無力。 方選歸脾湯、沙參麥冬湯加減:白術、太子參、黃芪、當歸、遠志、炒棗仁、龍眼肉、沙參、麥冬、玉竹、天花粉、知母、熟地黃、山藥、雲苓、甘草。

舌下腺囊腫的偏方三:因勞倦、情志所傷, 心肝火旺, 蘊熱熾盛, 灼傷陰液, 陰虛津少, 無以上承潤養, 見口咽乾燥, 舌麻舌痛, 舌紅絳而光滑, 或舌有裂痕。 伴心煩易怒, 失眠多夢, 胸悶脅脹或痛, 飲食少進, 小便熱痛, 大便燥結, 耳鳴耳聾, 脈弦細數。 方選導赤散、玉女煎加減:生地黃、通草、甘草、連翹、黃芩、龍膽草、梔子、沙參、生石膏、知母、當歸、天冬、麥冬、天花粉、玉竹、竹葉、桑葉。

上文我們介紹了舌部疾病的其中一種就是舌下腺囊腫, 舌下腺囊腫比較多發在兒童和青少年的身上, 所以家長必須對於這種疾病要有足夠的重視才行, 上文介紹了治療舌下腺囊腫的三個偏方,

大家可以收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