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5種錯誤喝湯習慣要改正

南方人都有喝湯的習慣, 特別是廣東人, 到了秋季煲湯進補是不可少的, 可能很多人覺得喝湯沒什么講究, 想怎么喝就怎么喝,

其實,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喝湯的講究也有很多。

一般來說, 家中常見的湯有5種, 其營養也有所不同, 肉湯包括排骨湯、豬蹄湯等, 是人們比較喜歡的湯, 這類湯中的營養素豐富, 比如蛋白質、維生素等, 但肉湯中的脂肪含量很高, 尤其對心血管有害的飽和脂肪含量很高, 因此這類湯不要經常喝;

魚湯, 比如鯽魚湯等, 本身脂肪含量少, 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高, 容易被人體吸收, 營養成分高;蘑菇湯各種營養素含量都很豐富, 尤其還含有菌類, 對提升免疫力很有幫助;

養生湯, 比如花旗參烏雞湯等, 這類湯對身體有一定的滋補作用, 但由于個人的體質不同, 其原材料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蔬菜湯, 如紫菜蛋花湯等, 這類湯的烹調時間短,

其營養與烹調材料的種類和數量有關。

吃飯時怎么喝湯?

1、吃飯前

常言道:“飯前先喝湯, 勝過良藥方”, 這話是有科學道理的。 這是因為, 從口腔咽喉、食道到胃, 猶如一條通道, 是食物必經之路, 吃飯前, 先喝幾口湯, 等于給這段消化道加點“潤滑劑”, 使食物能順利下咽, 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

2、吃飯間

吃飯間, 中途不時進點湯水也是有益的。 因為這有助于食物的稀釋和攪拌, 從而有益于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若飯前不喝湯, 吃飯時也不進湯水, 則飯后會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體液喪失過多而產生口渴, 這時才喝水, 反而會沖淡胃液, 影響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所以, 有營養學家認為, 養成飯前或吃飯時不斷進點湯水的習慣還可以減少食道炎、胃炎等疾病的發生。

同時也發現, 那些常喝各種湯、牛奶和豆漿的人, 消化道也最易保持健康狀態。

3、量的掌握

當然, 飯前喝湯有益健康, 并不是說喝得多就好, 要因人而異, 也要掌握進湯時間, 一般中晚餐前以半碗湯為宜, 而早餐前可適當多些, 因一夜睡眠后, 人體水分損失較多。 進湯時間以飯前20分鐘左右為好, 吃飯時也可緩慢少量進湯。 總之, 進湯以胃部舒適為度, 飯前飯后切忌“狂飲”。

很多人以為, 喝湯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殊不知, 只有科學地喝湯, 才能既吸收營養, 又避免脂肪堆積。 以下為常見的五個錯誤喝湯習慣。

錯誤喝湯五個習慣要糾正

1、喝湯速度快

如果喝湯速度很快, 等意識到吃飽的時候,

說不定已經吃過量了, 這樣容易導致肥胖。 喝湯應該慢慢品味, 不但可以充分享受湯的味道, 也給食物的消化吸收留有充裕的時間, 并且提前產生飽腹感, 不容易發胖。 需要減肥的美女要注意了, 一定要切記這個錯誤的喝湯習慣, 改掉它, 說不定你的減肥效果會更佳。

2、要喝純湯

很多人認為燉排骨湯、雞湯, 所有的營養都在湯內, 所以就只喝湯, 不吃肉。 其實, 這樣是不對的, 不管是哪種湯, 就算是熬煮很長時間, 湯很濃郁, 湯的蛋白質也只有約6%~15%, 85%以上的蛋白質營養仍是在肉的本身。 所以僅喝湯不吃肉會有很大的損失。

3、用餐最后才喝湯

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是先用餐, 后喝湯,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喝湯習慣。 而西方的出餐順序一般是先喝湯,

再用餐, 這才是健康的喝湯習慣。 因為先用餐的話, 就可能是已經吃飽了, 吃飽之后再喝湯, 就容易導致營養過剩, 造成肥胖, 而且湯會沖淡胃液, 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所以先喝湯比最后喝湯, 健康效果更佳, 并且有助于減肥。

4、每頓能喝好幾碗

喝湯也是有忌諱的, 不能什么湯都喝, 也不能什么湯都多喝。 如果湯的種類是高熱量、高鹽份、高嘌呤, 就不能多喝, 尤其是患有痛風、腎臟病及高血壓的人, 應避開喝這些湯。 一般人吃飯時可緩慢少量喝湯, 以胃部舒適為原則。

5、喝湯要喝滾燙的湯

人的口腔正常溫度在37攝氏度左右, 而人體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能忍受的溫度, 也只有60攝氏度左右, 超過此溫度容易造成黏膜損傷,

而且還應注意的是, 愛喝熱湯會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 所以喝湯應該等湯稍涼再喝, 這樣可以保證身體不受到疾病的威脅。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喝湯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大家以后喝湯一定要改正錯誤的喝湯習慣, 科學喝湯, 才能更好的吸收湯中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