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青少年手抖是什麼原因呢?

在大家的印象中手抖是老年人的專屬, 不足以為其, 但是當發生在青少年身上的時候就要另當別論了。 有可能是生理性手抖, 不需要過於擔心, 如果遺傳性或病理性的話就要格外注意了。

1、遺傳性手抖。 動作性手抖是在手在做動作時(比如拿筷子、夾菜、寫字等)時發生的手抖, 這類的抖動又可以再細分為姿勢性跟意向性的手抖, 最常見的動作性手抖是原發性手抖, 通常由一隻手開始, 逐漸另一隻手也會顫抖, 而且隨著年齡而變嚴重, 約0?3

%到1?7%的人有此種手抖, 所以是很常見, 其中約一半是遺傳的, 為自體顯性遺傳, 其發病年齡則在15歲左右, 男女罹病率相同, 有時連頭、頸、臉、下巴及聲帶也會顫抖, 動作性手抖如果不嚴重, 不影響生活或工作時, 不用服藥, 通常病人來到門診, 表示手抖已經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功能了, 但是一問發病多久了, 往往都不清楚,

若到了這個程度, 則服用藥物(如乙型阻斷劑或某些抗癲癇藥物)可以控制病情。 有趣的是, 有些手抖在喝酒後會暫時減緩或消失。

2、生理性手抖。 生理性手抖動的幅度小而速度快, 多在靜止時出現, 是一種細小的、快速的、無規律的抖動。 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緊張、恐懼、情緒激動、劇痛及極度疲勞的情況下出現,

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 手抖也隨之消失。

3、病理性手抖。 病理性手抖, 醫學上稱“震顫”;是指手不隨意的顫動, 常為永久性的。 主要分為靜止性手抖和運動性手抖兩種類型。 其中靜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鬆的情況下,

即安靜的狀態下出現的手抖。 這種手抖在睡覺時就可消失, 手抖速度為4—6次/秒, 比較有規律, 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綜合征。 運動性手抖是只在運動時出現手抖, 運動接近目標時抖動加重。 如醫生給病人做指鼻試驗時, 要病人伸直前臂;再用食指指自己的鼻尖;食指尖越接近鼻尖, 手的抖動就越明顯。 運動性手抖無規律, 抖動幅度大, 受情緒影響而增強, 常見於腦神經和上肢神經的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