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茨實怎麼吃

瞭解一些養生知識的人應該知道, 茨實其實是一種水生植物, 可以生吃也可以拿來作為配菜做成養生餐吃。 中醫上有記載, 茨實可以説明調理脾胃和腎臟, 補充大量的營養物質, 經常拉肚子、脾胃虛弱的人常吃有很好的養生療效。 茨實可以做成的養生餐很多, 分別跟山藥、核桃、扁豆做成糊、粥都是不錯的選擇。

芡實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 幹芡實性味甘、澀、平, 入脾腎二經, 主要的功用是補脾止瀉、固腎澀精。

“益精氣, 令耳目聰明, 久服輕身不饑, 耐老神仙。 ”這句話認為芡實是補品中的上品, 而此句話出自《神農本草經》。

《本草擇要綱目》說:“糯米合幹芡實作粥食, 益精強志, 聰耳明目, 通五臟, 好顏色。 ”《滇南本草》載:幹芡實能“止渴益腎, 治小便不禁、遺精、白濁、帶下。 ”

芡實怎麼吃?

1、芡實粥:炒芡實50克, 梗米100克, 煮粥食用, 具補脾止瀉, 固腎澀精, 聰耳明目之效。

2、芡實山藥糊:芡實500克,

山藥500克, 蓮子肉250克, 分別炒黃, 共研末, 加藕粉250克, 拌勻成散劑, 每次不拘量, 加白糖適量, 調勻成糊狀食用, 每日1~3次, 可治脾虛泄瀉, 久瀉者尤宜。

3、芡實核桃糊:芡實粉30克, 核桃肉(打碎)15克, 紅棗(去核)7枚, 先將芡實粉加涼水打糊, 加入滾開水攪拌, 再加核桃肉與紅棗肉,

煮爛成糊狀, 加白糖拌入, 不拘時服用, 連食數周, 可治腎氣不固、遺精、早洩及腰腿酸軟等症。 (注意:若尿道疼痛, 小便時有淋漓不盡感者, 為濕熱下注膀胱, 勿服)

4、芡實扁豆粥:炒芡實30克, 炒扁豆20克, 紅棗10枚, 糯米100克, 共加水煮成粥, 對脾胃虛弱而見便溏或腹瀉者有良效。

芡實一天吃多少合適?

其實芡實不一定天天要服用, 如果需要長期服用的患者最多吃50克就已經足夠, 如果脾胃不好的人士最好不要天天的服用或者不宜一次性大量服用, 因為芡實無論是生食還是熟食, 一次切忌食之過多, 否則難以消化。 “生食過多, 動風冷氣, 熟食過多, 不益脾胃, 兼難消化, 小兒多食, 令不長。 ”平時有腹脹症狀的人更應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