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中西醫都贊同 夏季養生首先應養心

今年夏季的到來帶著往年都無法抗衡的高溫, 熱得讓人無法適從, 並且一些疾病也隨著而來。 夏季裡的高溫讓身體極度不適, 貪涼或是飲食不當便會誘發疾病, 小編認為在夏秋相交之際要順應天氣的變化的同時, 重點應關注心臟。

中醫:“夏氣與心氣相通”心臟保養為先

中醫理論中, 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自然界的四季消長變化和人體的五臟功能活動相互關聯對應。 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 心對應“夏”, 也就是說夏季心陽最旺, 同時提醒人們, 在夏秋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 重點關注心臟保養。

因此, 中醫認為, 立夏養生要注意早睡早起, 重視“靜養”, 避免運動過後大汗淋漓, “汗”出傷陽, 在飲食調養方面, 宜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 飲食宜清淡, 多吃蔬菜、水果、粗糧。

西醫:夏日煩躁與“心”有關心理情緒尤為重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

人的心理、情緒與軀體可通過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互相聯繫、互相影響。 此時不僅是情緒波動起伏, 機體的免疫功能也較為低下, 起居、飲食稍有不妥, 就會發生各種疾病。 特別是老年人, 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並不少見。 所以, 在夏秋相交之季, 西醫認為要做好自我調節、笑口常開。

立夏養“心”, 中醫重于心臟的保養, 西醫側重心志調節。 根據中西醫的養“心”理論, 小編總結出最適合立夏養“心”又養生的生活原則。

夏季飲食原則:重在養心增酸減苦

夏季來臨, 溫度逐漸攀升, 人們就會覺得煩躁上火, 食欲也會有所下降。 立夏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 養陽重在養心。 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 既能補充營養, 又起到強心的作用。

宜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 飲食應清淡, 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 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 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 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清晨可食蔥頭少許,

晚飯宜飲紅酒少量, 以暢通氣血。

生活作息原則:早起晚睡加午休

由於夏季時天亮得早, 人們起得早, 而晚上相對睡得晚, 容易睡眠不足, 增加午休能補充精力。 夏季正午1點到3點氣溫最高, 人容易出汗, 午飯後, 消化道的血供增多, 大腦血液供應相對減少,

所以, 中午人們總是精神不振, 昏昏欲睡。

對中午不能午休的上班族來說, 午間時分可以聽聽音樂或閉目養神30-50分鐘。 午睡時間要因人而異, 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 時間過長讓人感覺沒有精神。 睡覺時不要貪涼, 避免在風口處睡覺, 以防著涼受風而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