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嬰兒腹瀉食療方法,寶寶更健康!
嬰兒腹瀉其發病原因除腸胃道受細菌感染外, 主要是由於餵養不當、天氣太熱或突然涼等。 如果未按時添加輔食或餵養不定時, 一旦食物變化較多, 小兒腸道不能適應, 也會引起消化不良而腹瀉。
嬰兒如果腹瀉時間較長, 往往會造成脫水、營養不良。 我們除遵醫囑藥物治療外, 還得輔以食療。
一、胡蘿蔔湯。 將胡蘿蔔洗淨、切碎、煮爛、取汁, 加適量葡萄糖, 一日多次代茶飲。 因為胡蘿蔔是鹼性食物,
二、焦米粥。 將粳米炒至發黃, 加水熬成稀粥成澱粉槳狀, 米炒焦後部分變成炭質, 具有吸附作用, 減少大便中的水分。
三、藕粉湯。 將藕粉30克加水200克, 煮後每次吃50克。 耦粉能通便止瀉、健脾開胃、促進消化。
四、蓮肉糊。 用幹蓮肉25克, 去芯、研粉, 加米湯或水250克, 煮成糊, 加白糖適量調味, 一日三次。 蓮肉有清心醒脾、補脾止瀉、補中養神的功效。
五、蘋果泥。 取新鮮蘋果一隻, 洗淨切對半開, 用金屬湯匙輕輕刮取喂服。 蘋果纖維細, 對腸道刺激小, 含有果膠及鞣酸, 有吸附、收斂、止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