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夏季怎樣預防各種常見病

熱傷風不能和感冒化等號

“熱傷風,中醫又稱為暑濕感冒,與冬天的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是有區別的。”醫師解釋說,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多發生在春秋冬季,主要症狀是發熱輕、惡寒重。“暑濕感冒是夏天特有的感冒,也就是老百姓俗稱的熱傷風。”

從症狀上來說,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濕感冒的症狀都有鼻塞、流涕、發燒。然而,熱傷風的發熱和秋冬季感冒是有區別的,主要症狀是發熱重、惡寒輕,一般病人沒有寒冷的感覺,只是發熱,出汗多但並不退熱。因此,如果夏天的熱傷風還像冬天感冒一樣吃退燒藥效果就會不好,而且還有一定副作用。

“雖然熱傷風不是流行性感冒,沒有傳染性。但是熱傷風可以誘發一些疾病的發作,比如慢性氣管炎、哮喘等。”賈靜認為,劇烈運動後暴食冷飲、洗冷水澡將會導致熱傷風;空調溫度開得太低,室內外溫差過大,也會導致熱傷風;晚上睡覺貪涼甚至露宿戶外都將會導致熱傷風。

高溫襲來防中暑

“中暑是人體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節機能出現障礙而發生的一組綜合征。”專家介紹說,在生活中,以先兆中暑和輕度中暑較為多見。先兆中暑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噁心、嘔吐、胸悶、心悸、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但體溫不超過37.5℃。輕度中暑表現為面色潮紅或蒼白、氣短、大汗、皮膚灼熱或濕冷、心率增快、脈搏細弱。

“高溫下,每個人都會感到不舒服,但並非人人都會中暑。”大夫說,中暑大多發生在:年老體弱、有心腦血管疾病、營養不良者以及較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下的人。

因此,外出時根據自己的體力決定行程長短,不要過度疲勞,否則,抗署能力會下降。出門戴上透氣、散熱及通風性能好的涼帽,打上太陽傘,既可防止中暑,又可預防“日射病”。另外,一定要多喝水,適當補充淡鹽水。在室內打開電扇,加速空氣對流,但不要直吹身體;使用空調時,溫度不要太低。以上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只要加以注意,安然度過盛夏是沒問題的。

由於中暑和其他疾病發病的病因不同,故需要區別對待。因此,如果原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感到不舒服,應趕緊到蔭涼通風處,口服一些防暑藥。若症狀很快緩解,就可能是中暑;如果不見好轉,有可能是其他疾病,應儘快服用心血管藥物。假如有人出現暈倒或昏迷,並有不明原因的高熱,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或就近送到醫院。

夏季須防皮炎濕疹

“夏季皮炎是在夏季持續高溫、悶熱環境下所發生的以四肢伸側小丘疹為主的皮膚病。溫度高、濕度大時,皮損加重,隨天氣涼爽症狀隨之緩解皮疹逐漸消退。”大夫介紹說,夏季皮炎好發於30歲以上成人,女性較多見,在高溫環境作業者易發生。如廚師、清潔工等。

提醒說,夏季是皮炎濕疹的好發季節,原來患有皮炎濕疹者的病情往往在夏季也會加重。這類皮膚病除了合理治療外,應注意五忌:

一忌抓癢:皮炎濕疹最主要的症狀是癢,抓癢會使皮膚不斷受到刺激,結果越抓越癢,皮膚病變區會變得更加粗糙、增厚和苔蘚化,而抓破皮膚還會引發感染。

二忌肥皂洗:皮炎濕疹最怕各種刺激,肥皂特別是鹼性強的肥皂對病變區的皮膚有較強的化學性刺激,會使皮膚病變加重。所以這類病人平時不宜用肥皂洗患處。

三忌熱水燙:有的病人因癢得難受就用熱水燙,使得皮膚毛細血管擴張,病變區紅腫,滲液增加,病變更加嚴重。故這類病人不宜用熱水燙洗患處,亦不可用力去摩擦患處的皮膚。

四忌刺激性食物:酒、濃茶、咖啡、辣椒等刺激性大的食物會使瘙癢加重,應忌之。有的人吃了魚蝦等食物,會使濕疹加重,也要儘量避免食用。

五忌亂用藥物:皮炎濕疹病程長,病情反復難愈,而病人求治心切,往往容易發生濫用藥物的現象,以求一時痛快,結果事與願違,病情未能減輕,甚至會加重或出現藥物毒副反應。

夏季皮炎的預防,首先要避免光敏物質和強日光長時間照射,做好降溫措施,同時應選擇寬鬆、棉質衣服。其次,注意保持工作及生活環境的通風,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和乾燥。一旦患病要盡可能避開高溫而潮濕的環境,嚴重者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滑石粉或痱子粉等,瘙癢劇烈者,可以口服抗組胺藥或口服清熱利濕中藥。

防焦慮學會“情緒降溫”

有關研究顯示,在炎熱的夏季,普通人群中約有10%的人會出現情緒、心境和行為的異常,人容易情緒失控,頻繁發生摩擦或爭執的現象,這就是“心理中暑”,醫學心理上稱為“夏季情感障礙”。這是因為當氣溫超過35℃,濕度高於80%時,氣象條件對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的影響就明顯增強。

醫生說,進入7月之後,焦慮症的病人是6月同期病人的兩倍,估計這與最近的炎熱天氣有一定關係。

針對“情緒中暑”,則主要靠自我調節。古人說:“調息靜心,猶如兆雪在心。”在夏季,我們切不可一味地抱怨天氣。正所謂“心靜自然涼”,越是天熱,越要心靜,遇事戒躁戒怒,心平氣和。

調節自己的情緒,可選擇去做運動,比如游泳,又比如在涼風習習的傍晚,去公園散散步。在心煩意亂時可以聽聽輕音樂,做10分鐘“心情放鬆操”,或找朋友傾訴煩惱,以轉移負面情緒。

“氣溫高時不進行劇烈運動,以防體能損耗;科學飲食,補充水分。”醫生提醒公眾,及時補充水分和維生素,多吃開胃食品。多喝水可排出“痛苦荷爾蒙”。腎上腺素通常被稱為“痛苦荷爾蒙”,它同毒物一樣也可以排出體外,方法之一就是多喝水。

另外,充足的睡眠有助避免“情緒中暑”症狀的發生。有研究還表明,情緒煩躁、焦躁不安時,應多吃含鈣、磷豐富的食物,如大豆、牛奶、鮮橙、花生、菠菜、栗子、葡萄、雞肉、土豆、蛋類。

飲食不潔警惕急性腹瀉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初俊提醒:高溫天氣細菌、黴菌易生長繁殖,保存不當的食物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而變質。病從口入,很容易導致“細菌性食物中毒”和“急性感染性腸炎”,出現急性腹瀉。

醫生提醒廣大市民:一定要把好“病從口入關”。

首先,提高食品衛生意識,不喝生水,不吃生冷變質的食物,特別是海產品和水產品。製作食品時應生熟分開,特別是動物的內臟,可能帶有病菌,要與熟食分開。已經烹調好的食品,不要再放回盛過生食品的碗內。餐具、食物等要做好洗滌消毒工作;

其次,多吃清淡食物,不過最好是少吃隔夜隔餐飯菜。打開的水果,如西瓜等要儘量吃完,不然用保鮮膜封好,放到冰箱保存,但是時間也不要超過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