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

氣功心法之道家氣功心法

氣功心法之道家氣功心法, 一言半句便通玄, 何用丹書千萬篇。 人若不為形所累, 眼前便是大羅天。 若要煉形煉神, 須識歸根覆命。 所以道:歸根自有歸根竅, 覆命還尋覆命關。 且如這個關竅, 若人知得真實處, 則歸根覆命何難也。 故曰:虛無生自然, 自然生大道, 大道生一氣, 一氣分陰陽, 陰陽為天地, 天地生萬物, 則是造化之根業也。 此乃真一隻氣, 萬象之先, 太虛太無, 太空太玄;杳杳冥冥, 非尺寸可量;浩浩蕩蕩, 非涯岸之可測;其大無外, 其小無內;大包天地, 小入毫芒, 上無複色, 下無複淵;一物圓成, 千古顯露;不可得而名者,

聖人以心契之, 不獲已而名之曰道。 以是知心即道也, 故無心則與道合, 有心則與道違。 惟此“無”之一字, 包諸有而無餘, 生萬物而不竭。

天地雖大, 能役有形, 不能役無形。 陰陽雖妙, 能役有氣, 不能役無氣。 五行至精, 能役有數, 不能役無數。 百念紛起, 能役有識, 不能役無識。 今修此理者, 不若先煉形, 煉形之妙, 在乎凝神, 神凝則氣聚, 氣聚則丹成, 丹成則形固, 形固則神全。 故譚真人雲:忘形以養氣, 忘氣以養神, 忘神以養虛。 只此“忘”之一字, 則是無物也。 “本來無一物, 何處有塵埃!”其斯之謂乎!如能昧此理者, 就於忘之一字上做功夫, 可以入大道之淵微, 奪自然之妙用, 立丹基於頃刻, 運造化於一身也。 然此碉­之寂寥而無所睹, 聽之杳冥而無所聞,

惟以心視之則有象, 以心聽之則有聲。 若學道之士, 冥心凝神, 致虛守靜, 則虛室生白, 信乎自然也。 惟太上度人, 教人修煉, 以乾坤為鼎器, 以烏兔為藥物;以日魂之升沉, 應氣血為升降;以月魂之盈虧, 應精神之衰旺;以四季之節候, 應一日之時刻;以周天之星數, 應一爐之造化。 是故采精神以為藥, 取靜定以為火, 以靜定之火而練精神之藥, 則成金夜大還丹。 蓋真陰真陽之交會, 一水一火之配合, 要在先辨浮沉, 次明主客;審抽添之運用, 察反覆之安危。 如高向先雲:“采有時, 取有日。 ”劉海蟾雲:“開合乾坤造化權, 鍛煉一爐真日月。 ”能悟之者, 效日月之運用, 與天地以同功。 夫豈知天養無象, 地養無體, 故天長地久, 日光月明, 真一長存, 虛空不朽也。
吾今則而象之, 無事于心, 無心於事;內觀其心, 心無其心;外觀其形, 形無其形;遠觀其物, 物無其物;知心無心, 知形無形, 知物無物, 超出萬幻, 確然一靈。

古經雲:“生我於虛, 置我於無”, 是宜歸性根之太始, 反未生之已前, 藏心於心而不見, 藏神於神而不出。 故能三際圓通, 萬緣澄寂, 六根清淨, 方寸虛明, 不滯於空, 不滯於無, 空諸所空, 無諸所無, 至於空無所空, 無無所無, 淨裸裸, 赤灑灑, 則靈然而獨存者也。 道非欲虛, 虛自歸之;人能虛心, 道自歸之。 道本無名, 近不可取, 遠不可舍, 非方非圓, 非內非外, 惟聖人知之, 三毒無根, 六欲無種, 頓悟此理, 歸於虛無。 老君曰:天地之間, 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 動而欲出。 若能於靜定之中, 抱沖合之氣, 守真一之精,

則是封爐固濟以行火候也。 人能手摶日月, 心握鴻蒙, 自然見橐龠之開合, 河車之升降, 水濟命宮, 火溉丹台, 金木交並, 水土融合, 姹女乘龍, 金翁跨虎, 逆透三關, 上升內院, 化為玉汞, 下入重樓, 中有一穴, 名曰丹台, 鉛汞相投, 水火相合, 才若意到, 即如印圈契約也。 自然而然, 不約而合, 有動之動, 出於不動, 有為之為, 出於無為。 當是時也, 白雪漫天, 黃芽滿地;龍吟虎嘯, 夫唱婦隨, 玉鼎湯煎, 金爐火熾;雷轟電掣, 撼動乾坤;百脈聳然, 三關透徹;玄珠成象, 太乙歸真;泥丸風生, 絳宮月明;丹田煙暖, 轂海波澄;練成還丹, 易如反掌;七返九還, 方成大藥;日練時烹, 以至九轉;天關地軸, 在我手中;經雲:人能長清淨, 天地習皆歸。 則是三花聚頂, 五氣朝元, 可以入眾妙門,
玄之又玄也。 更能晝孕靈旗, 夜孕火芝;溫養聖胎, 產成赤子;至於脫胎神化, 回陽換骨, 則是玉符保神, 金夜煉形, 形神俱妙, 與道合真者也。 都來片晌工夫, 永保無窮佚樂!蓋道之基, 德之本, 龍虎之宗, 鉛汞之祖, 三火所聚, 八水所歸, 萬神朝會之門, 金丹妙用之源, 乃歸根覆命之關竅也。 即能如此, 則欲不必譴而心自靜, 心不必澄而神自清, 一念不生, 萬念俱寢, 身馭扶搖, 神遊恢漠, 方知道風清月白, 皆顯揚鉛汞之機, 水綠山青, 盡髮露龍虎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