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小孩子是很容易引起上火的,
特別是炎炎夏季,
如果人體內的水分補充不夠,
上火是很容易的,
而且大多數的小孩平時都不喜歡喝水,
這樣孩子就會引起胃火,
而胃火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口臭,
寶寶胃火一定要及時治療,
小孩胃火可以服用小兒七星茶顆粒或者是下火王沖劑這些都是可以的。
小孩有胃火怎麼推拿按摩內庭穴祛熱、祛胃火效果非常好。
內庭穴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
“滎”有泉水已成小流的意思。
《靈樞·本輸》中說:“內庭,
次趾外間也,
為滎。
”內庭穴具有清胃瀉火、理氣止痛的功效,
可以說是熱證、上火的剋星。
《難經六十八難》中指出:“滎主身熱。
”說明滎穴主要應用於發熱病症。
中醫認為,
內庭穴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祛胃火。
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揉內庭穴,
它的祛熱、祛胃火效果非常好。
內庭穴位於足背,
當第2、第3趾間,
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取穴時,
正坐垂足或仰臥位,
在第2蹠趾關節前方,
第2、第3趾縫間的紋頭處。
平時也可多用指端按壓此穴,
按壓時,
以一側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
稍用力按壓,
以酸脹感為宜,
每側1分鐘,
共2分鐘,
每天堅持按摩。
此外,
若能同勞宮穴一起按摩,
效果則更佳。
勞宮穴為手厥陰心包經上的要穴,
它在手掌心第2、第3掌骨之間,
握拳屈指時中指尖指向的地方即是。
之所以它能去熱除口臭,
是因為它是心包經上的滎穴,
所以清熱瀉火也是它的一大功能。
臨床上也常用它來治療由於身熱或者內熱引起的口瘡、口臭,
效果突出。
胃火的食療方法 一、喝蓮子湯去心火表現症狀:分虛實兩種,
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口幹、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食療法:蓮子30克(不去蓮心),
梔子15克(用紗布包紮),
加冰糖適量,
水煎,
吃蓮子喝湯。
二、吃豬肝可去肝火表現症狀: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
食療法:豬肝1付,
菊花30克(用紗布包好),
共煮至肝熟,
吃肝喝湯。
三、喝綠豆粥去胃火表現症狀:分虛實兩種,
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幹口苦、大便幹硬。
食療法:石膏粉30克(切忌過量),
粳米、綠豆各適量,
先用水煎煮石膏,
然後過濾去渣,
取其清液,
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
四、喝梨水去肺火表現症狀:頭痛、頭暈、耳鳴、眼幹、口苦口臭、兩肋脹痛。
食療法: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
梨2個,
削皮切塊,
加冰糖適量,
清水適量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