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哪個季節泡澡最好呢

由於不同的季節裡, 氣溫環境等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對於身體是會有一定傷害的。 在不同的季節裡就要做不同的保養措施, 這樣才能讓身體保持健康狀況。 相反的話就會讓身體出現很多的疾病症狀。 所以一定要特別的注意才行。 泡澡是一種很好的生活習慣。 那麼哪個季節泡澡最好?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下。

泡澡任何季節都可以的。

1、熱水泡澡時間長

秋冬季節天氣寒冷, 大家都喜歡舒服地泡在熱水中, 捨不得離開。 但這可不是什麼好習慣。 泡澡時間太長, 會使皮膚表面失去油脂保護, 從而產生乾燥瘙癢等症狀, 還會引起皮膚發皺、脫水等情況。 此外, 長時間泡澡人容易疲勞, 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 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 甚至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

建議:盆浴20分鐘, 淋浴3至5分鐘即可。

2、洗澡水溫越高越好

寒冷的天氣裡, 很多人都喜歡用很熱的水洗澡,

甚至覺得越滾燙的水溫越能提高身體熱度。 但洗澡水溫過高卻會讓你的皮膚苦不堪言。 它會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 導致毛細血管擴張, 加劇皮膚乾燥的程度。 同時, 過高的溫度還會增加心臟負擔, 因為全身皮膚血管明顯擴張, 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膚, 會使心臟缺血缺氧。

建議:洗澡水溫在24℃到29℃為宜。

3、使用清潔能力強的浴液

秋冬季節皮膚本就乾燥脆弱, 如果使用清潔能力較強的浴液, 會加重損害皮膚的保護層, 加重皮膚問題。 秋冬季洗澡的時候我們宜選擇性質溫和的沐浴用品, 以避免對於肌膚的刺激。

建議:浴液一定要選擇鹼性小的, 中性的最好。 沐浴後最好塗一層可以潤膚、保濕的護膚品。

4、洗澡過於頻繁

很多人認為洗澡越勤, 身體才會越乾淨。 但隨著冬天的來臨, 皮膚也變得越來越乾燥脆弱, 皮膚瘙癢也容易盯上這些“勤洗澡族”。 有的人甚至認為, 皮膚癢是說明個人衛生沒做到位, 於是, 澡就洗得更勤、更徹底, 但皮膚的瘙癢程度反而加重了。 洗澡過勤會把皮膚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洗掉, 容易傷害到皮膚的角質層, 由此導致皮膚瘙癢, 皮膚的抵抗力也會減弱, 反而容易得病。 力的搓洗也會致使本就脆弱的表皮受損, 細菌、真菌趁虛而入, 造成皮膚感染。

哪個季節泡澡最好的問題, 看過上面介紹的這些後就能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了。 泡澡雖然是一種比較好的養生保健方法, 但是也要按照正確的方法來進行,

選擇合適的季節進行, 這樣就能讓保健養生的功效發揮到最大。 泡澡的時候還要注意不要時間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