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乍暖還寒需要防“春溫”

春季, 陰退陽長, 寒去熱來, 此時雖陽氣漸生, 但陰寒未盡, 尤其是早春, 天氣就好似孩兒臉, “一天變三變”。 因此, 若是人們有所疏忽, 防護不當, 很容易發生一種時病——“春溫”。

中醫學認為, “春溫”是感受溫熱病邪引起的一種急性熱病, 它的發生往往與人體勞作過度、衣食失宜、久病體弱等內在因素有關。 多變的氣候, 常使人體對溫熱邪氣的抵抗力下降, 病邪乘虛而入即可發病。 該病具有發病急、病情重、變化快的特點。 初起雖有類似傷風感冒的表徵, 但病邪可很快入裡, 出現裡熱徵候。 常伴有高熱、心煩、口渴、頭痛、便秘,

全身皮膚黏膜可出現瘀點、瘀斑。 病情發展, 有的可因熱盛動風, 出現狂躁、驚厥、四肢抽搐, 有的則表現為神昏譫語, 精神萎靡, 甚至休克而危及生命。 中醫所說的春溫, 實際上包括了現代醫學中的重型流感、流腦等多種春季常見急性傳染病。

“春溫”雖屬溫熱之症, 但它卻是乘寒而來, 因而預防首先應注意料峭的春寒。 早春乍暖還寒, 須加強保暖, 衣服切勿驟減, 即所謂“春捂”。 其次, 應多開展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 增強體質, 提高對寒熱變化的適應能力以及抗病能力, 並多接受“日光浴”。 再次, 春天是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活躍之際, 人們特別是兒童應避免到人流集中之處或擁擠的公共場所, 以防“春溫”的播散。 對患者要注意隔離,

並及時治療。 還有, 早春可適食蔥、薑、蒜、韭等食物, 不但能助春陽生髮, 其中所含有效成分還具有抗菌解毒作用。 此外, 遇“春溫”流行或接觸該病患者, 可以板藍根30克, 金銀花、野菊花、大青葉、貫眾各15克, 生甘草6克, 水煎服用, 一日2次, 連服3至5天, 進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