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豆漿久煮警惕假沸導致中毒

時值《食品安全法》成立一周年之際, 市衛生局、市農委、市工商局、市質監局等部門昨天專程為市民傳達食品安全知識, 並指出了很多常見錯誤的食品處理方式。 另外, 江北區食品安全委員會還為上班族開出夏季推薦健康食譜。

蔬菜

×直接浸泡就下鍋

√應先清洗再浸泡

渝中區的劉女士有個習慣, 每次買回菜就喜歡在水中浸泡, 然後開始下鍋炒。 “菜裡有農藥, 多泡泡能清洗農藥, 社區很多人都這樣做。 ”

市食品安全委員會通過研究表示, 浸泡雖然有助於清除蔬菜上殘留農藥, 但是劉女士這種方式卻很不正確。

葉類蔬菜一定要清洗之後再浸泡, 否則等於將蔬菜和水果直接浸泡在了稀釋的農藥裡。 清洗蔬菜的方式有很多種:葉類蔬菜可以先清洗再用堿水泡, 而外表不平或者多細毛的水果(如獼猴桃), 容易沾染農藥, 食用前最好去皮。

另外, 比如方便儲存的農產品(土豆等), 最好先放置半天左右再食用, 因為空氣中的氧對殘留農藥有分解作用。

酸菜

×醃制越久越有味

√醃制時間別太長

高新區的黃先生很喜歡醃制酸菜, 也特別喜歡吃酸菜, 而且感覺醃制得越久的酸菜, 越入味。 “夏天弄點涼稀飯, 弄點鹵菜, 就點酸菜, 吃起來特別下飯。 ”

市農委工作人員表示, 經常吃酸菜容易造成對身體的傷害。 其實, 居民在查看泡菜壇的時候,

如果發現有白色黴苔, 就要小心了。 因為這種黴苔可以分離出地黴菌, 地黴菌可以促進亞硝胺生成, 而亞硝胺對於人體有致癌的作用。 另外, 醃制時間久的酸菜, 在雜菌的作用下, 酸菜中的硝酸鹽可以還原成亞硝酸鹽, 容易導致中毒。

因此, 醃制酸菜除了要注意衛生以外, 醃制時間不要太長, 存放的酸菜不要太多, 如果一旦出現黴爛的情況, 絕對不可食用。

豆漿

×自製加熱後就吃

√燒開再煮10分鐘

巴南區的張女士前不久買了一台豆漿機, 能夠直接將新鮮的豆類打成豆漿, 張女士把新鮮豆漿燒開後就端上了餐桌。 有時候吃不完, 張女士會把豆漿裝在保溫瓶裡, 讓兒子帶到學校喝。

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日前的調查顯示, 喝豆漿確實對身體有好處。

但是怎樣健康喝豆漿, 很多市民卻不清楚。 比如, 豆漿在煮沸的過程中, 到了85℃, 會因為受熱膨脹而產生大量氣泡, 出現假沸現象。 這時, 如果馬上關火, 實際上豆漿並未燒開, 飲用後容易發生噁心腹瀉等中毒症狀。 因此, 家庭自製豆漿時, 應該在煮開100℃的情況下, 再加熱10分鐘, 才食用。

另外, 豆漿中不能沖入雞蛋, 因為雞蛋清會和豆漿的抗胰蛋白酶因數結合, 不利於人體消化;不要用保溫瓶儲存豆漿, 因為3小時後會出現豆漿酸敗變質而不能食用。

夏季推薦健康食譜

週一到週五工作日

早餐:燕麥片粥1兩, 煮老雞蛋1個, 饅頭1兩, 牛奶半斤。

午餐:米飯2兩, 清蒸魚2兩, 肉絲炒蒜苗(肉絲半兩)3兩, 海帶湯3兩, 香蕉蘋果適量

晚餐:玉米粥或豆粥1兩,

窩頭1兩, 肉片冬筍(肉片1兩), 白菜燉豆腐, 肉絲炒蔬菜

熱量:1800千卡———2200千卡

周末節假日

早餐:燕麥片粥1兩, 麵包1兩, 饅頭1兩, 牛奶半斤, 鹽水毛豆半兩, 香油拌萵筍絲

午餐:咖喱雞飯3兩, 紅燒芋頭肉適量, 素炒生菜, 沙鍋豆腐, 梨蘋果適量

晚餐:排骨湯麵, 雞片茭白, 蝦仁

熱量:2400千卡———2600千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