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

練習氣功入靜後有哪些主觀感受

練功達到入靜狀態時, 大腦處於一種特殊的生理狀態。 這種狀態可調整機體內部各系統生理功能向著協調、有序化的方向發展,
按中醫的話說, 使臟腑充實、經絡疏通、氣血和暢、陰陽平衡。 此外, 在練功過程中, 由於練功人的注意力多集中在自己身體內部, 相應地提高了對機體內部的感應性, 對上述生理改變可以產生一些與平時不同的體驗, 出現各種主觀感受。
入靜後經常出現的主觀感受有:頭腦清醒、情緒穩定、心情舒暢、精神安定、全身或某些部位出現溫熱、清涼、肌肉跳動、輕浮、重墜、鬆弛、緊縮、熱氣感、電流通過感、蟻走感、麻軟舒適等感覺;也有的感到整個身體或某些部位變大、變小或感覺不到存在, 僅有一絲呼吸出入;或眼前有亮光或各種顏色, 方向、位置或時間觀念不清等等。 古人對此早有觀察, 總結為兩個八觸, 即“十六觸”景象, 袁鞏在《靜坐要訣》中指出:功中有十六種觸景,
即一動、二癢、三涼、四暖、五輕、六重、七澀、八滑。 複有八觸:一捍、二猗、三冷、四熱、五浮、六沉、七堅、八軟。 上述主觀感覺的出現均屬正常現象。

但是, 在練功過程中, 由於練功方法不當, 急於求成等原因, 也會引起某些異常的心理、生理變化,
產生多種不舒適甚至痛苦的感覺, 不利於身心健康, 干擾入靜後的正常生理效應與心理效應。 也有人由於練功意守過於集中, 急於求成等或功中出現異常景象的刺激, 或受到突然的外界刺激, 或受到別人練功出偏的暗示等, 引起練功中出現惕怵不安的狀態。 還有人本來就有某些潛在的心理障礙, 包括病理性幻覺、思維障礙(如妄想)、意識障礙(精神恍惚)。 這些障礙平時表現輕微或隱而不現, 通過入靜誘發出現或加劇, 甚至會出現哭笑無常或精神抑鬱等精神異常表現, 古人稱之為“入魔”現象。
對於上述主觀感受, 要持正確的態度。 首先應認識到, 練功中整體感覺是主要的如安靜舒適, 輕鬆愉快, 疲勞解除, 症狀減輕或消失。
而那些局部的感覺反應, 在練功中是次要的, 與練功效果並無絕對的關聯。 其次, 由於這些感覺都是自然產生的現象, 複雜多變, 並沒有一定的規律, 因此, 絕不要憑主觀願望加以判斷, 以免出現主觀上的任意追求或壓制, 更不要把感覺作為練功好不好, 品質高不高的標準, 否則會把注意力完全放到感覺上去了, 很不利於練功。 總之, 對練功中出現的某些感覺, 應該保持心情鎮定, 不分散練功的注意力, 任其自然, 繼續練功;同時, 對氣功要有正確的認識, 並加強自身的精神修養, 消除潛在的心理障礙, 提高心理健康水準, 從根本上保證練功取得良好效果, 防止誘發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