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腎衰貧血吃什麼

腎衰竭是一種不多見但是影響特別大的疾病, 在患者發病期間, 甚至會出現貧血這樣的問題。 而腎衰竭除了要進行積極的治療之外, 在日常生活中, 也需要在飲食方面做好一定的護理工作, 吃的對的話, 甚至可以調理身體, 緩解病情!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腎衰竭的飲食調理方法!

1、限制水份

若排出的尿量減少, 經口進入的液體滯留在體內, 造成身體浮腫、血壓升高、甚至於肺水腫, 此時, 必須限制每天的液體攝入量, 通常經口攝入的液體量大約等於全日排尿量加500cc為宜。

2、優質低蛋白飲食

對慢性腎衰患者提倡優質蛋白飲食, 即富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質。 如牛奶、雞蛋、瘦肉、魚肉等。 蛋白質的攝入量要據患者的肌酐清除率加以調整。 通常建議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0.6公克, 例如體重為50公斤, 則每天蛋白質攝取應控制為30克。 同時在蛋白質攝取量嚴格限制下,

必須慎選蛋白質來源, 才能充分被人體利用, 建議至少每日允許量的2/3由高品質的蛋白質供應。 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如花生、豆類及製品:豆腐、豆腐乾、豆漿、豆皮等慎用。

3、低鹽飲食

鈉鹽攝入過多可致鈉水瀦留, 不僅可加重水腫, 而且可加重高血壓。

因此, 一定要限制鈉的攝入, 根據病情可將鈉鹽攝入量限制在2~3g/d, 同時禁食醃制食品等, 食鹽、醬油、味素、蕃茄醬、沙茶醬等含有大量的鈉, 加工及醃制罐頭含鈉量也不少, 因此日常生活儘量選用天然食品, 烹調上可多利用白糖、白醋、蔥、薑、蒜、五香、肉桂、花椒、香菜等使食物有其它風味, 增加食物可口性。

4、限制磷離子

通常醫師會開給氫氣化鋁或碳酸鈣片, 此二者均為磷結合劑, 可與食物中的磷結合, 使之由糞便中排出。 除服用磷結合劑外, 對於含磷較高的食物如乳製品、汽水、可樂、酵母、內臟類、幹豆類、全榖類(糙米、全麥麵包)、蛋類、小魚乾等也應謹慎避免多食。 慢性腎衰高尿酸血症, 飲食中應嚴格控制高嘌呤食物, 如牛奶、蛋黃、動物內臟、骨髓、海產品等。

5、補充熱量

慢性腎衰患者應供給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保證足夠的熱量以減少蛋白質的分解, 使低蛋白飲食的氮得到充分地利用, 減少體內蛋白質的消耗。 每日宜供應不少於30kcal/kg, 可食用植物油和食糖, 因米和麵中亦含有劣質蛋白,

因此鼓勵患者可多食用甜薯、芋頭、馬鈴薯、淮山藥粉、蓮藕粉等。